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6篇 |
免费 | 32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72篇 |
综合类 | 618篇 |
水路运输 | 476篇 |
铁路运输 | 429篇 |
综合运输 | 1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5篇 |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95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120篇 |
2019年 | 80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82篇 |
2016年 | 90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55篇 |
2011年 | 173篇 |
2010年 | 114篇 |
2009年 | 109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150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easure the impacts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improvements or changes on th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s perceptions of the impacts are represented by its utilities (or disutilities) over various ranges of values of the multiple attributes representing these impacts. The utility technique used in the evaluation is based upon von Neumann‐Morgenstern (vN‐M, 1947) Utility Theory, and is applied using Raiffa's (1970) Fractile Method. The paper specifically applies the technique to model the perceptions of five subgroups within a community to the impact of a new light rail transit system that is being incorporated i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the City of Calgary. Results of the modeling indicate explicitly how the community changes its perception over ranges of values of the attributes evaluated. Biases of various subgroups within the community over these attributes are also shown. Statistical tests indicate that aggregated utility perceptions can represent the utility perceptions of the individual subgroups quite reasonably. 相似文献
52.
Francesco Braghin Stefano Bruni Giorgio Diana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Mechanics and Mobility》2006,44(4):305-325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derailment of a railway wheelset with solid axl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quasi-steady-state conditions, on a full-scale roller rig, and allowed to point ou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like the wheelset's angle of attack and the ratio between the vertical loads acting on the flanging and non-flanging wheels. On the basis of the test results, some existing derailment criteria are analysed in this paper and two new criteria are proposed. A model of wheel-rail contact is proposed for the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the flange climb process, and numerical vs. experimental comparisons are used to obtain model validation. 相似文献
53.
54.
三轴汽车前后轮角输入时的响应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详细推导了三轴汽车线性二自由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分析了汽车对前后轮角输入时的移居记响应特性。从汽车动力学的角度讨论了前后轮转应具备的比例关系。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多轴汽车的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55.
硬岩隧道掘进机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切削刀具的磨损情况。刀具的磨损会降低掘进速度,进而导致掘进时间延长、项目成本增加。通常在隧道项目的规划阶段使用预测模型来进行磨损预测,而常规的磨损试验对磨损系统的考虑还不够准确,并没有考虑到刀具/土体的相互作用、周围介质(水、膨润土)以及掘进过程中的荷载等因素。针对该问题,专门设计了一个水平放置的磨损试验设备。本文介绍了该试验方法,研究并讨论了磨损系统相关因素对磨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设备可模拟真实的掘进过程,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达到了高效、准确预测磨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修筑公路对高海拔多年冻土层热状态的影响,开展了新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段沿线病害调查,在海拔5 400 m地带修筑了冻土地温监测断面与气象监测站点;对气温、地温、辐射强度进行了监测,依据监测结果计算了冻土上限处的热流通量,分析了多年冻土层地温变化特征;基于热传导和热扩散理论,建立了天然地基及普通路基下部多年冻土地温-深度理论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主要由于沥青路面大量吸热导致,热棒、隔热层等主动、被动保护的手段虽有一定效果,但不能改变多年冻土的快速退化;研究区域天然地基与路基中心一天内温差最高达19.66 ℃,左、右路肩一天内温差最高为4.94 ℃,天然地基下深层多年冻土温度稳定在-6.0 ℃左右,路基中心下部深层多年冻土温度稳定在-5.6 ℃左右,路基下部相较天然地基温度变化更为剧烈,且等温层温度更高;研究区域的辐射强度在一天的10:00~18:00显著增强,在一年的3~6月为辐射强度的顶峰期,浅层地温主要受辐射强度的年周期变化影响;天然地基、路基中心、阴坡路肩与阳坡路肩下部多年冻土层年热流通量依次为-4 001、-14 649、-4 487与58 303 kJ·m-2,路基中心散热速率大于天然地基,阳坡路肩处大量吸热;天然地基的等温层出现在9.79 m深度处,而路基中心等温层出现在9.61 m深度处,路基中心等温层位置更浅,路基土的换填使路基下部浅层冻土温度变化更明显,短期内对下部多年冻土的散热有正向作用;在阴阳坡效应下,阳坡下部多年冻土温度升高,路基热稳定性降低,并产生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57.
为了准确预测轮轨噪声, 在分析轮轨噪声产生机理的基础上, 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噪声辐射与传播理论, 建立了轮轨噪声预测模型。在模型中, 车轮采用LOVE圆环模型, 钢轨采用Timoshenko梁模型, 轮轨接触采用Hertz非线性弹性接触。模型计算结果与国际知名软件TWINS的仿真结果比较表明, 各轮轨部件的噪声峰值频率不尽相同, 但对总噪声贡献的主要频率范围是一致的; 模型声级频谱计算值与秦沈客运专线高速行车试验的现场实测值比较吻合, 且变化趋势一致。由此说明轮轨噪声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可用于铁路轮轨噪声的预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58.
59.
赵长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4(3):92-96
针对传统四阶段法不太适合长大铁路干线需求预测的实际,通过时四阶段需求预测方法及各种模型的改造,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铁路项目客运量预测的预测方法和程序.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的具体应用,论文就参数标定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60.
赵志鹏;宋政委;郑韵婷;卢少帅 《铁道通信信号》2025,61(5):16-21
应答器传输模块(BTM)是列控车载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列车运行过程中因数据传输受干扰、设备老化等导致BTM工作状态不稳定,而传统检测手段存在滞后性与局限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智能分析预警方法。从无线下载的列控ATP车载设备数据中提取BTM数据,先进行数据清洗,然后提取无效FSK、启机故障、误码率和作用范围等关键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BTM故障预测模型,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及确定各特征量的门限值,实现对BTM的智能诊断分析,并给出相应处理意见。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BTM的故障率,提升列控车载设备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