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40篇
综合类   62篇
水路运输   57篇
铁路运输   43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介绍采用PIC16F876单片机、128×64LCD液晶显示器、3×4键盘矩阵组成的数字密码锁控制器,用于控制小型柴、汽油发电机组。该控制器通过判断输入密码的正确与否来控制柴、汽油发电机组的启停。同时它还兼具监测发电机组的电压、电流等电参量功能。  相似文献   
122.
介绍了Control Logix系列PI。C的雪峰山隧道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该系统由隧道监控中心层、通信网络层、PLC控制单元层和现场设备层组成。阐述了PIC控制单元在隧道监控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RSView32组态软件以及Control Logix系统的特点,详述了基于RSView32的隧道监控系统软件功能需求,通过对监控系统软件的模块划分,使得整个系统满足了网络化、标准化、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要求,提高了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确保了隧道交通的安全、畅通及设备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23.
为解决目前车载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大、繁琐、效率低的现状,设计一个基于STM32单片机的便携式列车总线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用于对MVB、PROFIBUS总线的通信过程进行实时数据采集,通过上位机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解析,大大提高车载系统的维护效率。实际应用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具有便携和调试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4.
针对高速列车交会气动特性实车试验过程中测试数据复杂的现状和现有PC-DAQ式测试系统的不足,研究了测试系统基本结构、动态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数据采集和传输,设计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技术的高速列车交会气动参数分布式实车测试系统.系统采用仪表放大器AD8555实现动态压力信号的调理,大大简化了前向通道;以嵌入式微处理器STM32F207ZGT6为主控芯片,以RTL8201BL作为物理层收发器,基于LwIP协议栈实现与客户端PC机的以太网数据传输.实验调试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可有效解决现有集中式系统布线复杂、易受干扰、难以扩展的问题,能满足实车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125.
针对消防队员在灭火过程中经常出现伤亡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MSP430F169芯片、CC2430无线数据通讯模块、JHD161A液晶显示模块以及氧气、一氧化碳、温度、烟雾浓度等传感器等的消防队员灭火环境安全监控装置。该装置与消防指挥中心之间采用无线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消防队员灭火现场关键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以及消防指挥中心对消防队员所处环境危险程度的有效监控,为有效减少消防队员的伤亡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6.
运用Midas软件分别建立简支梁桥-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空间耦合静力学模型和车-线-桥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32m高速铁路简支梁桥铺轨后残余徐变上拱限值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残余徐变变形是影响32m波长周期性高低不平顺的主要因素;随着桥梁残余徐变幅值增加,长钢轨的附加不平顺呈线性增大,桥梁残余变形幅值为10mm时,钢轨的上拱变形量可达9.8mm;行车速度为380km·h^-1、桥梁残余徐变上拱幅值由3mm增加至10mm时,车体的垂向加速度峰值由0.275m·s^-2增加至1.159m·s^-2,旅客乘坐舒适度指标由1.549逐渐增加至3.105;当桥梁残余徐变幅值为8.0mm,在280~380km·h-1车速范围内,旅客乘坐舒适度指标达到3.108,桥梁梁端振动加速度达到5.217m·s^-2,已超出规范限值,因此建议高速铁路32m简支梁桥铺轨后其残余徐变上拱限值按7.0mm控制,为避免残余徐变限值的改变对桥梁设计方案产生显著影响,可通过适当延后铺轨时间保证桥梁残余徐变变形满足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27.
石龙 《铁道建筑》2020,(1):7-10,43
为验证高速铁路32 m优化简支箱梁的设计参数、评估结构受力性能,开展了优化箱梁足尺试验梁的静载弯曲试验、开裂试验、重裂试验、2.0级破坏性试验。结果表明:足尺试验梁1.2级荷载作用下的静活载挠度,跨中应力,开裂荷载等级,重裂荷载等级均满足设计要求;2.0级荷载作用下箱梁裂缝形态和发展趋势正常,未出现混凝凝土压溃或钢绞线断丝情况,卸载后梁体变形和跨中裂缝基本恢复。总体上优化箱梁静载受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8.
针对应用于电力机车的分布式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网络化在线故障诊断设计方案,对CAN总线通信网卡的软硬件进行设计开发,采用内嵌CAN控制器的C8051F045单片机作为硬件开发平台,设计了面向铁路专用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标准。该系统具有集成度高、性能稳定、实时性好,且扩展性强等特点。设计的CAN网络通信系统通过了试验测试,并应用于实际的项目中,运行结果证明了开发的CAN总线具有较高可靠性、实时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29.
弹性位移反分析法在乌鞘岭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乌鞘岭隧道穿越F7断层段所取得的量测资料,将计算区域内的岩石视为均质各向同性体,初始地应力假设成均匀分布,侧压力系数λ>1,推导出圆形隧道解析解另一种情况,建立有限元弹性问题优化反演分析模型,对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围岩区域内的水平侧压力系数和综合弹性模量,为挤压性断层中隧道的支护设计、施工组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0.
分布式电源功率大,稳定性高.为了使各个分布式功能模块能够相互协调工作,模块间的通信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介绍利用CAN总线实现分布式电源各个模块间的通信,利用TMS320F2812芯片,实现整个CAN通信网络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