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457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王海涛  姜圣俊 《船舶》2019,30(2):106-113
文章从美国援潜救生系统早期发展,潜艇救生潜水再加压系统SRDRS,基于SRDRS系统的备选母船选择,以及救援流程四方面论述了具有代表性的援潜救生装备系统——美国潜艇救生潜水再加压系统SRDRS的特点。  相似文献   
492.
潜艇的潜望镜在升起的时候由于水流的冲击作用会产生弯曲及振动等问题。严重的弯曲及振动响应会影响艇内人员对海面的观察,降低潜望镜的测量精度,甚至损坏潜望镜。因此水流载荷作用下的潜望镜力学特性是潜望镜设计、使用等环节的重要参考。文章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潜望镜实艇实验,采用了裸光纤光栅准分布式测量技术,实现了对潜望镜水流载荷作用下的动应变响应的快速测量。通过实测数据对潜望镜的静力与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潜艇在10kns以内航速行驶时,潜望镜受到的拟静水流力及振动情况较小,实测结果与计算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当潜艇在10kns以上航速行驶的时候,潜望镜会发生强烈的涡激振动问题,实测结果远大于计算模拟结果。文中研究工作对潜望镜的设计、日常使用与维护等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3.
本文研究了压力梯度对于流水孔阻力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方法编排了流水孔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案,将计算结果逐步回归,给出了流水孔阻力系数的经验估算公式,并用某型实艇流水孔作算例,验证了回归公式的实用性,发展了预报潜艇流水孔补贴系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94.
潜艇端部舱壁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名琦  王永军  刘鑫 《船舶力学》2007,11(4):594-599
端部舱壁结构是潜艇耐压壳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利用APDL参数化语言编程对影响潜艇端部球面舱壁强度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过渡环两端均采用相切联接时的端部球面舱壁结构的应力水平最低,分析结果同时也证明在进行舱壁结构分析计算时可以忽略梁柱效应的影响.文中的研究结果对潜艇端部舱壁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95.
介绍5000 t海缆施工船“启帆9号”的研发设计,包括海缆作业特点以及在大型海缆船设计中的船型优化、船体结构、海缆作业系统、定位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的设计思路,并对大流速条件下海缆敷设、维修作业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96.
某动态海底电缆在年度检查时发现电缆锁夹上方电缆保护外皮脱落、露出铠装的情况,影响安全生产。采用OrcaFlex软件建立分析模型,结合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的不同运行工况,对海底电缆的结构状态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和疲劳分析。经计算,台风条件下的FPSO偏移量是影响海底电缆结构强度的重要因素。因海底电缆保护外皮破损位置的载荷较低,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满足要求。根据相关文献计算铠装层的腐蚀速率,海底电缆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97.
[Objectives]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poor depth-changing ability of the stern rudder of submarine at low speed, and the problem of reversing the movement trend is difficult when the stern rudder is stuck and encountering abrupt changes of seawater density in the vertical steering maneuver.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mechanism research of static moment maneuver. [Methods]First, it is prov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that the static moment maneuver can eliminate the reversed velocity phenomenon of the stern rudder. Then, the surfacing process under the static moment maneuver and the rudder hydrodynamic control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Results]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ic moment maneuver can make the submarine maintain good vertical plane maneuverability at low speed, eliminate the reversed velocity phenomenon of the stern rudder, and avoid excessive trim angle of the submarine at high spe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covery effect of the two emergency situations of rudder jamming and falling deep has been improved. [Conclusions]The static moment maneuver is beneficial to the maneuver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submarine. The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maneuverability design of submarine. © 2023 The Auth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