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7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篇 |
综合类 | 79篇 |
水路运输 | 1003篇 |
综合运输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基于电子海图的船舶定线辅助系统软件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船舶定线研究为目的,开发基于电子海图的交通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软件,实现海上交通调查数据的计算机处理、交通流模式分析及定线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3.
船舶避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建立了基于多库模式的船舶避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VCA),描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对各个库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多库协同器的组成和作用,同时给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图,最后通过实例说明系统运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4.
文章介绍了目前桂平各造船厂建造船舶存在的主要质量缺陷,分析了这些质量缺陷的类型与危险等级,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并对船检机构的船舶质量检验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大型船舶机舱结构冲击响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某船机舱底部结构在冲载作用下的响应,论述了模型的建立,附连水质量及边界条件的处理等问题,分析了两种工况下的冲击响应。计算结果和模型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文中所提出的改进措施已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得到采纳。 相似文献
996.
肘板连接的极限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比较各种肘板连接的强度特征,本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了4种肘板连接的极限强度。计算中考虑了大位移、材料塑性和装配误差等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按照同一规范设计的4种肘板连接对于正常载荷均具有足够的强度,但相对而言,对接连接比搭接连接具有较高的极限强度。 相似文献
997.
在纵向压力作用下有初挠度的长矩形板的极限强度和有效宽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薄板大挠度理论,对有初挠度的长矩形板在纵向压力作用下的屈曲后行为进行近似分析,推导出计算板的极限强度和有效宽度的理论公式。然后作适当简化,提出了计算板的折减系数的实用公式。该公式与美国海军用的Frankland公式很接近,与驱逐舰的实船破坏试验结果吻合,与国外板的试验结果及F aulkner公式也接近。鉴于我国沿用的苏联船舶结构力学手册中相应公式计算的折减系数值偏高,作者推荐本文提出的实用公式作为我国计算纵骨架式舰体纵向受压板的折减系数的公式。 相似文献
998.
902冲翼试验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翼艇是一种利用机翼的地面效应离开水面又十分贴近水面飞行的高速运载工具。它具有速度高、长时间超低空飞行、适航性和经济性好等优点,有广阔的发展前途。902冲翼试验艇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设计的单座冲翼性能试验艇。试航证明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操纵性和适航性。本文主要介绍该艇的总体布局、气动设计、水动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试飞结果。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采用Star-CCM+计算软件来研究重心位置对水翼复合小水线面双体船阻力性能的影响。以静排水量为1000t的水翼复合小水线面双体船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速度下重心位置对于船体阻力性能的影响,对提高复合船型的阻力性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圆管式夹层板是一种新型船舶防护结构形式,通过在单层壳舷侧填充圆管式夹层以提高船体的耐撞性能。由于舷侧夹层结构在增加船体耐撞性的同时增加了船体质量,因此需要对圆管式夹层板进行尺度优化,在确保舷侧耐撞性增强的同时,有效控制船体质量增量。以船首与船侧相撞为例,综合考虑撞深、能量吸收、极限撞击速度和质量,提出一种耐撞性优化指标。基于正交试验设计、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得出最优的夹层板尺度,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MSC/Dytran对船舶碰撞进行数值仿真,从而确定最优的耐撞性舷侧结构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舷侧圆管式夹层板结构在提高耐撞性能的同时能较好控制船体质量增量。研究成果在夹层板舷侧结构耐撞性能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其他新型舷侧结构耐撞性能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