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07篇
水路运输   1442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51800DWT冰区加强型化学品/成品油轮是广船国际自行开发设计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北极冰区航线成品油/化学品船。该船可满足全球造船业所公认的高等级规范“瑞典-芬兰冰级1Asuper”。本文结合冰区加强结构设计介绍该船的船体结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12.
建立高速单体船推进系统参数辨识的数学模型,采用优化的方法辨识推进系统的各参数,将辨识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该辨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对涂层性能新标准(PSPC)的分析和研究,在船舶建造的前期策划过程中,从船舶设计、工法设计、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分解涂层性能新标准(PSPC)各项要求到各个工序,再通过现场施工检验,进一步优化整个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114.
船舶结构混合变量优化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针对船舶结构优化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混合离散变量现象,对遗传算法进行了若干探讨和改进,以直接获得实用的最优解。通过两个船舶结构优化的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5.
依据船舶耐波性理论计算结果,运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估理论对大风浪中船舶耐波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船舶在波浪中以某一航速航行时的优选航向,并通过实例应用与分析表明,使用该方法能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6.
船舶内共振动力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考虑船舶横摇与纵摇的非线性耦合运动,采用摄动分析及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船舶存在内共振时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表明,船舶非线性运动的重要特征是响应不对称、调幅调相及饱和等现象,为揭示船舶在高海情下的倾覆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7.
大开口船波浪载荷长期预报和弯扭强度整船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大开口船全船弯扭联合变形与应力的精确计算,必须在整船结构模型上完成。本文以一艘5万吨级大开口船为例,用三维流体动力计算程序进行了波浪随机载荷的长期预报,并在此基础上导出设计波参数组,进而在全船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上计算了船体结构在各设计波上的应力分布,并采用嵌入精细舱口角区有限元网络的方法,在整船分析的同时计算出舱口角的应力集中值,获得了船体结构强度的详尽信息。文中阐述了波浪载荷的特点,设计波的确定,浮体完整结构计算的惯性平衡及大开口船的全船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8.
在船舶航海性能及航泊机动的定量分析中,通常以均匀风取代实际的非均匀风,从而影响了定量分析的精度及分析的可靠性。现提出一种新的计算作用在船舶非均匀风力的方法。仿真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9.
针对目前潜艇耐压液舱结构应力解析公式精度不高的情况,根据其受力特点建立了同心圆和准同心圆式耐压液舱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力学模型,编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自编有限元程序可靠性很高,可单独作为一个模块取代传统的近似解析法进行应力分析及后续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0.
采用带间隙双回路反向电流(ODIG)感应器作为热源,基于ANSYS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结合感应器及周围空气动态移动方法,建立移动式电磁-热交互耦合数值模拟模型。将获得的瞬态温度作为载荷,进行热-弹塑性数值分析,研究船用钢板移动电磁感应加热温度分布和变形分布。分析不同工艺参数(感应器与钢板间隙g、钢板厚度H、电流频率F、电流峰值I_(peak)和移动速度v)对热成形(最高温度T_(um)、宽度b和厚度h)和变形(横向收缩δ_z和横向角变形θ_z)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云图为带预热的双椭圆外形;影响热成形特性的主要因素为I_(peak)、v和g;影响变形最主要的因素是I_(peak)和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