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63篇
公路运输   161篇
综合类   164篇
水路运输   114篇
铁路运输   98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半刚性材料以其强度高、造价低廉、原材料来源广泛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基层,但由于半刚性材料抗裂性能不理想,导致公路使用寿命大大下降。为解决这个难题,采用新型灰渣基胶凝材料HAS土壤固化剂进行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用HAS土壤固化剂替代水泥做基层固结材料时,可以明显改善基层收缩性能。同时,在固化剂中添加粉煤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基层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62.
利用循环三轴试验对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孔压发展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固结应力、循环应力幅值和循环周期等因素对孔压发展的影响。试验发现,在循环荷载初期,平均孔压的增长较迅速,而循环荷载的后期孔压增长较缓慢;循环应力幅值越大,固结应力越小及循环荷载周期越大,土体中的孔压越大。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拟合孔压与循环周数的数学关系式,并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对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循环应力幅值比越大,固结应力越小及参数u*max越大,固结应力对参数k、t的影响较小,参数k、t随着循环应力比值分别近似呈线性降低和线性增大的趋势;不同循环周期的参数u*max和t近似为常数,参数k随着循环周期的变化呈线性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63.
大面积真空预压边界密封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建文 《水运工程》2012,(3):129-132
采用真空预压法对新吹填土及软弱地基进行加固时,边界密封通常采用密封沟的处理方法。但是,对于存在透水、透气的土层,边界密封仅采用密封沟方法不仅不经济,而且也不能达到加固效果。结合大面积真空预压地基处理工程中土层透气、工程造价、工期等实际情况,介绍区间采用密封沟与区域采用黏土密封墙相结合的边界密封技术。工程实践表明,加固效果良好,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64.
针对某港口工程海域松散砂层钻探成孔中,多次出现的塌孔和涌砂致使取土困难不能进行原位测试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经过反复试验,采用加重泥浆护壁和投放粘土球等办法,增加钻孔孔底的压力和孔壁的泥皮厚度,使层压水不易向钻孔内渗流,并通过适当控制钻进速度最终解决了钻探成孔问题,保证了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  相似文献   
65.
以某人工岛机场项目为依托,分别采用经典土力学理论和有限单元法分析了成层土地基施工期沉降及工后沉降,为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提供依据。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采用化引当量层法计算成层土地基一维固结沉降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6.
针对泥水盾构长距离穿越粉质黏土地层时产生的大量高黏粒含量泥浆难以快速脱水的问题,开展PAM类有机絮凝剂与泥浆混合后的絮凝沉降试验,研究泥浆中颗粒沉降速率的变化,通过颗粒粒径、上清液浊度和Zeta电位等性质变化分析絮凝沉降效果的差异,并通过比阻试验评价其脱水性能。结果表明: 1)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添加量为0.12%~0.15%、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添加量为0.06%~0.09%时絮凝沉降效果较好,可在2 h之内降低泥浆约10%的水分; 2)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无法有效降低泥浆含水率; 3)PAM类絮凝剂通过团聚泥浆中黏土颗粒形成大尺寸的絮团,是实现泥浆快速絮凝沉降的关键因素,APAM对泥浆Zeta电位影响较小,CPAM添加量的增加使Zeta电位逐渐减小; 4)PAM类絮凝剂可加快泥浆的前期排水速率,使泥浆比阻值降低至1013 cm/g数量级。  相似文献   
67.
本文通过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第二十五合同段K318+148-K318+840段施工,总结了强夯置换方法在沈大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手段和质量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68.
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原因及处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城市建设经验表明,软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在施工期和使用期都会产生较大的地层沉降变形,该变形的控制尚未有成功经验。文章以南京河西地区某市政工程为例,分析了深基坑开挖诱发的地层移动与地面沉降变形特征,并从基底加固范围的影响、基坑边超载的影响、围护结构质量的影响、施工降水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相关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69.
为建立超固结土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并预测其长期变形,研究土体不同应力历史的时间相依变形特性,采用土体率敏性三轴试验,对预加800k Pa有效应力历史的饱和黏土开展不同加载速率下的三轴剪切试验,并通过改变有效围压(50,100,200和400kPa)、细砂含量(占比0%,10%和20%)和加载速率(0.5625%/min,0.037 5%/min和0.002 5%/min)等方式,深入探讨超固结比、黏性以及应变速率对土体变形特征的影响,引入能通过试验测定的应变率参数ρ来表征黏土率敏性大小。试验结果表明:归一化不排水抗剪强度随超固结比(OCR)单调递增;随着OCR的增大,土体剪胀软化越明显;应变速率与土体的抗剪强度呈半对数线性关系;随着含砂的降低,土体的黏性增大,剪胀软化也越明显;率敏性随超固结比的增大而增强,土体黏性越大率敏性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70.
隧道软弱围岩特有的工程力学性质以及所处的地质环境是造成大变形灾害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从武当群片岩的地质构造环境、物理特性、水理特性等方面分析该类软岩劣化及破坏机理。分析结果显示:软岩的变形破坏是地层岩性、结构偏压、地下水、构造应力等因素随时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断面的围岩变形监测数据,利用R/S分析法判断各时间序列的变形趋势。Hurst指数计算结果显示典型断面各变形时间序列均呈显著增长趋势,且长期记忆较好,表明大变形现象仍有继续发展趋势,须及时对大变形段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