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2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普氏理论在确定抗滑桩间距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从方桩桩间土拱形成的机理、力学特性入手,将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的普氏系数引入抗滑桩最大间距的计算分析中,并根据桩间土拱的静力平衡,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同时以泸州市世寿街滑坡为例,对所推导的最大桩间距计算公式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为1 75m,与实际工程设计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2.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稳定土拌和机转鼓的转切削土壤的工作过程的的各个阶段作了分析,采用数学-物理模拟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73.
土工试验技术人员面对大量击实试验数据,采用手工描点、曲线尺绘图的办法,不仅工作量大繁琐,并且极易受个人因素影响,得出的试验结果可信度较差。本文直接在工程实际使用的击实试验电子表格中添加计算控件,应用数值分析的最小二乘法编写VBA程序,对土工击实试验数据进行高次方的曲线拟合处理,求解出曲线的趋势方程及相关系数,进一步求解出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本方法使对土工试验数据整理与计算变得直观、方便、准确,而且可方便地移植到其他电脑中,能帮助土工试验人员准确高效地处理击实试验数据,减少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保航快速干道(西部大道至苏家屯南互通区段)新建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水土流失预测及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等,可为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5.
文章基于链式理论,介绍了地震诱发滑坡的过程及其阶段划分,并根据热力学中颗粒与系统势能的关系,探讨了地震滑坡各阶段所对应的势能变化过程及其大小,阐述了各阶段产生的因为以及地震滑坡结束的条件,提出了一种计算地震滑坡发生时所释放能量大小的简便算法.  相似文献   
76.
开展水土流失监测是水土保持监管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广西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一期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实践为例,分析了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特点,介绍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对工程实例监测结果的分析评价,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7.
以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砂砾为例,对京津塘高速公路段使用的两种机械组合方式进行了对比,给出了石灰稳定土(底基层)与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规范要求,详细介绍了高度机械化施工水平的摊铺作业用摊铺机的关键系统,简单介绍了石灰稳定土与水泥稳定砂砾机械化作业与机械组合以及碾压和养生。  相似文献   
78.
稳定土拌和机电液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提出实现国产稳定土拌和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叙述了该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系统原理简图  相似文献   
79.
黄土路基坡面侵蚀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黄土路基压实坡面室内人工降雨侵蚀试验,提出了不同因素条件下黄土路基坡面降雨侵蚀强度计算公式,分析了降雨自然因素及坡角、压实度、坡长等因素对坡面冲刷强度的影响程度。坡面降雨侵蚀结果表明:坡面存在冲蚀最大的临界坡度25.9°;坡面压实度越大对边坡抗冲蚀稳定影响越有利;边坡的坡长过长对坡面抗冲蚀防护极为不利;坡面产沙量自上而下增加;坡面水流含沙量对坡面产沙有一定的影响,随坡长越大影响力越小。  相似文献   
80.
软土路基侧向变形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软土地区修筑公路,从路基沉降和施工中稳定控制两方面考虑,地基侧向变形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影响软土路基侧向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地基处理型式、土层结构、软土厚度和路堤高度。本文分析这4个影响因素变化时所对应的软土路基侧向变形特点,比较它们各自的地基侧向变形-时间-深度曲线形态、侧向变形大小、最大侧向变形发生位置以及地基中某点侧向变形收敛速率,并对这一系列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一些区域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