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51篇
综合类   58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188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01.
本文从分析影响站间距设置的因素入手,从运营者和乘客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基于车辆行驶时间和配置车辆数的站间距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302.
文章结合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支线及天鹅荡停车场工程概况,阐述了停车场站场设计技术要求及设计原则,并提出了停车场总平面布置的两个方案,并对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03.
具有优良耐波性和隐身性的舰船是当前世界各海军强国舰艇平台技术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以往舰艇的雷达波隐身设计主要是对上层建筑和舰面设备进行外形隐身设计,对主船体很少进行雷达波隐身设计,主要是因为主船体的隐身设计可能会影响其航行性能。为进一步提高舰船的隐身性和耐波性,本文以几千吨级舰艇为对象,在对船体进行隐身设计的基础上,以深V船型作为设计船体水线以下部分的基础线型,通过对底升角、首部吃水、尾部形状、长宽比和底面的凹凸进行优化,对比在不同情况下的耐波性和阻力,对船舶运动及水动力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未来隐身水面舰艇的高耐波性船型。  相似文献   
304.
本文通过智能模拟盘的系统构成、硬件连接方式、软件使用方法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智能模拟盘在车站模拟调试及开通过程中的应用,并结合现场的使用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05.
王芳 《上海造船》2017,33(2):10-17
从水面钻井平台与水下立管联合作业的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将钻井立管的力学响应限制特性引入水面平台动力定位闭环控制中的位置保持方法,实现水面钻井平台(或船舶)基于立管角度响应的动态定位。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包括立管系统质量、系统刚度、结构阻尼和水动力载荷在内的立管运动控制模型。联合水面浮体和水下立管的低频运动特性建立水面浮体运动偏移与水下立管顶端角度及末端角度的相对运动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立管运行响应的动力定位控位方法,实现对立管顶端角度及末端角度的安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行,在外界突变的环境载荷瞬时作用于水面浮体时,能更快地跟踪新的期望最优位置,保证钻井立管运行在安全界限内。  相似文献   
306.
深圳地铁2号线2222标侨香站施工区离居民区较近,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地质情况复杂,车站外形具有端头大、中间细的特点,施工风险较大。通过采取深基坑施工及相应处理措施,保证了车站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307.
介绍了移频电码化信号驱动模块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结合站场图,分析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移频电码化驱动模块的2种可用编码模式;以赛音温都日站为例,说明移频电码化驱动模块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08.
分析了编组站CIPS系统管控一体化的技术特点,阐述了CIPS系统结构功能、系统集成目标及集成方案,对编组站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09.
文章在调研广州轨道交通衔接规划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广州轨道交通衔接的必要性及轨道交通衔接规划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衔接方式一体化、区域差别化及站点功能层级化等交通衔接规划的研究方法,为其他城市开展轨道交通衔接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10.
上海南站的综合交通换乘系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详细介绍了铁路上海南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布局和换乘系统,包括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道路公交、出租车、自行车、私人小汽车、长途汽车、社会车辆之间,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之间的各种换乘流线与换乘距离。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上海南站在换乘的布局设计上比既有的大型铁路客站有很多改进,但与国外优秀的交通枢纽布局设计相比仍有一些不足,主要是没有充分利用铁路股道下面的空间进行立体换乘。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枢纽尤其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问题日益突出,而枢纽换乘质量的关键取决于其布局设计方案的质量,该案例的分析结果对我国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的布局规划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