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15篇 |
免费 | 16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51篇 |
综合类 | 612篇 |
水路运输 | 1075篇 |
铁路运输 | 648篇 |
综合运输 | 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110篇 |
2020年 | 144篇 |
2019年 | 121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12篇 |
2015年 | 140篇 |
2014年 | 208篇 |
2013年 | 150篇 |
2012年 | 247篇 |
2011年 | 228篇 |
2010年 | 178篇 |
2009年 | 151篇 |
2008年 | 160篇 |
2007年 | 231篇 |
2006年 | 189篇 |
2005年 | 124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段兆慧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3,(1):75-77
北京地铁6号线采用纵形轨枕,对套管预埋位置精度要求高。传统的套管固定采用螺杆或铆钉固定方式,工作量大且精度无法保证,为此采用定位销固定。定位销下端为螺杆、上部是伸缩性好的橡胶,既保证连接刚度、又使操作简单易行。同时对预制模型由固定方式改为滑动,改进了振捣技术,整体对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这些改进措施既保证了纵形轨枕产品质量要求,又满足了生产周期及工期要求,为该工艺推广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2.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地铁隧道动力分析模型,分析了带桩基础的隧道结构、隧道埋深及大地参数对地铁引起大地振动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底部带桩基础的隧道结构对地面振动有明显的减振效果,桩基础越长,减振效果越好;隧道埋深对地铁引起大地振动有较大影响,地面振动强度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大地土层参数对地面振动的影响与激振频率有关。 相似文献
963.
将悬索桥加劲梁纵向运动简化为若干相互独立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采用随机振动理论,利用将地震激励简化为平稳白噪声激励的方法推导了加劲梁纵向运动绝对加速度均方的解析表达式.利用导数求极值的原理,求出了加劲梁纵向运动绝对加速度均方的最小值及其对应的系统最优阻尼比,得到了悬索桥线性液体黏滞阻尼器最优阻尼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并以某悬索桥为例,采用动力时程法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验证了解析表达式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悬索桥线性液体黏滞阻尼器存在理论上的最优阻尼比0.5,其对应的最优阻尼系数使阻尼器的减震效率达到最大值;当阻尼比为0.3时,阻尼器的减震效率达到最优阻尼比的90%;当阻尼比在0.4~0.6之间时,阻尼器的减震效率基本保持在最优阻尼比的99%.综合考虑地震动强度、阻尼器冲程及造价等因素,线性液体黏滞阻尼器的最优阻尼系数可在阻尼比为0.4~0.6对应的范围内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964.
以公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四自由度的二分之一车辆模型,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方程,计算了不同车速下桥梁跨中截面的动挠度和应变时程曲线.对比了传统定义法、试验测试法、现行规范法的冲击系数计算值,对前2种方法进行了修正,获得了桥梁结构的最大动效应值,并根据主梁的最大活载内力计算原理,引入数值加权的概念对前2种方法进行了加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定义法和试验测试法计算的冲击系数值比《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计算值小;由时程曲线上最大动效应处得到的冲击系数平均值约是前2种方法计算值的2倍,且其最大值比规范法计算值小37%;基于传统定义法的挠度冲击系数值大于应变冲击系数值,而试验测试法得到的挠度冲击系数值普遍小于应变冲击系数值;基于传统定义法和加权法的挠度冲击系数计算值比规范值大16%;试验测试法和加权法相结合的冲击系数计算方法考虑了移动荷载对整个桥梁冲击的历程效应,计算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965.
为降低双层圆柱壳的辐射噪声,基于阻尼减振原理,从抑制声桥振动能量传递入手,通过结构增阻技术在壳间声桥中设计了金属-橡胶层叠复合阻尼肋板;考虑粘弹性材料的频变特性,数值计算了肋板型式改进前后双层壳振声性能,分析了层叠阻尼肋板参数变化对双层壳振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壳间声桥采用金属-橡胶层叠复合阻尼钢板能有效衰减振动能量的传递,降低双层壳辐射噪声;减小阻尼层储能模量有更好的减振降噪效果;随着频率的增大,提高材料的阻尼对降低中高频线谱峰值更有效;阻尼层的厚度选择既要保证结构的总体刚度,又要尽量增大阻尼层以提高能量耗散能力. 相似文献
966.
分析磁流变液隔振器的工作原理,针对现有磁流变液隔振器高频时隔振能力较差的缺点进行结构优化,并通过示功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善后的隔振器流动性得到了提升,磁流变液隔振器在宽频范围内的循环耗散能量得到了增加,系统隔振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67.
高速列车横向半主动悬挂系统模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抑制由高速车体摇头引起的车体横向振动, 构造了高速列车横向半主动悬挂系统模糊控制结构, 采用模糊控制策略, 以减振器的实际阻尼力和车体、构架的横向振动加速度为反馈输入, 对车体前后横向悬挂系统的可调减振器进行双闭环反馈独立控制。以美国六级轨道谱为输入, 在列车运行速度为270km.h-1时, 结合表征列车悬挂系统横向振动特征的17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对半主动悬挂机车和被动悬挂机车的横向振动、摇头振动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半主动悬挂的高速车体平稳性改善了12.54%, 摇头振动幅值减少了35.00%, 横向振动幅值减少了48.45%, 在车体固有频率(1~6Hz)附近, 车体横向振动、摇头振动抑制达到50%。可见, 该控制结构和控制策略能够明显抑制车体横向振动。 相似文献
968.
在对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特点和材料选择原则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磁流变阻尼器,计算了阻尼器的磁通量等参数.制定了试验方案.采用磁流变阻尼器作为被动控制器件,以拉索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磁流变阻尼器在人工激振下的试验和简谐激振下的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并探讨了阻尼器在不同电流输入时的减振效果,研究了不同索力和不同电流输入时磁流变阻尼器对拉索模态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9.
为探讨跨座式单轨交通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采用线性化轮胎模型建立了15个自由度的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走行轮、导向轮和稳定轮的径向刚度与侧偏效应,并考虑了走行轮的纵向滑转特性.以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典型区段的PC(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为对象,采用自编程序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过桥时的车桥耦合振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计算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对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和编制的程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70.
建立了转子-轴承-密封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积分模拟方法,研究了轴系对中偏心、轴承支承润滑特性、密封力等动态因素对系统振动的影响,其运动行为和各因素对系统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各种因素与系统运动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