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60篇
综合类   141篇
水路运输   96篇
铁路运输   99篇
综合运输   11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防护性电镀技术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镀锌技术在近20年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其保护能力远不能满足汽车行业日趋严格的要求,因而锌合金电镀技术在90年代将会被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将锌与锌合金的镀层性能进行了对比,对锌合金电镜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还介绍了达克乐技术和锌铬膜技术,二将在汽车生产中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32.
氢燃料内燃机技术现状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福水  郝利君 《汽车工程》2006,28(7):621-625
介绍了氢气及氢燃料内燃机的特点及氢燃料内燃机的技术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氢燃料内燃机既可以采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庞大工业体系,是实现氢气经济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33.
1976年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首次将1.5L、36.8kW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应用在高尔夫轿车上,从而掀开了现代轿车用柴油机发展的序幕。虽然起初人们不太接受这种曾被视为有些“粗野”的柴油发动机,甚至怀疑它的适用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柴油机在降低噪声和排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34.
三层式沥青面层车辙组成及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于层间连续理想的三层式沥青面层,发生车辙变形的主要层位通常为中面层,但层间污染、沥青层厚、各层模量差、压实度等因素影响三层式沥青面层的车辙组成与发展。文章采用开孔检查、抽芯检测等手段对某高速公路一般路段、桥面铺装、层间污染处、轮迹处、路肩处车辙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旋转轮载车辙仪检测路面各层变形发展趋势,指导修建了9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沥青路面车辙维修试验段,没有出现车辙病害。  相似文献   
35.
文章回顾了“十五”期间我国交通科技的发展,提出交通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十一五”应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6.
文章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结合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应对日趋激烈的汽车零部件市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7.
作者考察了英国客运交通的发展情况,文章结合我国及广西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吸收和借鉴英国有益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加快道路运输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8.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由艰难爬坡向经济起飞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区加强加快建设、深化改革、加快航运事业发展的黄金发展期,更是我区实现由传统航运向现代航运转变的战略机遇期。文章回顾了“十五”期间广西水运建设的发展,提出“十一五”时期广西建设和谐水运应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9.
汽车空气悬架的现状展趋势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相同的载荷作用下,空气弹簧可以得到比钢板弹簧低得多的振动频率,从而提高行驶平中性;空气弹簧具有变刚度特性,固有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而适当地改变,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性质,使得空气悬架在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国外已渐渐发展成为标准装备,中对空气悬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空气悬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空气弹簧的特性及其在整车中的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40.
柴油机共轨式喷油系统的结构及发展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共轨式喷油系统分为中压共轨系统和高压共轨系统。中压共轨系统又分为共轨蓄压式系统和共液压式系统,二喷油压力的形成原理相同,只是所用的控制油和待喷燃油的压力源不同,高压共轨系统能够实现预喷射,后喷射,还可实现Δ型入靴型油规律,是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