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篇 |
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2篇 |
综合类 | 17篇 |
水路运输 | 105篇 |
铁路运输 | 27篇 |
综合运输 | 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74.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中航运清洁发展是重要的内容之一。面对粤港澳大湾区水路运输高速发展的态势,尤其是石油及其制品的运量快速增长,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对水域环境造成的污染风险越来越大,大湾区内各市均不同程度面临着严峻的船舶污染防治形势。为保障国家、行业以及《规划纲要》关于船舶污染防治措施和要求的落实,本研究对大湾区船舶污染风险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大湾区船舶污染防治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5.
76.
深圳至深汕合作区铁路大部分位于深圳市主城区,控制因素较多且西丽站已有多条高铁引入,通道选择较为困难。为此,对深圳枢纽西丽站接轨方案、龙山公墓段方案、坪山至深汕合作区线路走向方案等进行多方面比选。经研究,深圳枢纽西丽站接轨推荐车站东咽喉北侧引入方案,优点为可减少通道用地、征拆少、投资省;龙山公墓段推荐采用隧道方案,优点为能减少片区成建制房屋的拆迁,避免对储备地块及龙山公墓造成切割,工程实施对既有厦深铁路影响较小;坪山至深汕合作区段推荐沿厦深铁路方案,优点为线路短1.2 km,投资省5.8亿元,沿线吸引客流能力较强,与城市规划和沿线地方政府意见相符。研究表明,新建线路区间选线和接入枢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应结合项目功能定位、沿线城市控制点分布情况及地区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等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77.
新建南通—苏州—嘉兴—宁波高速铁路工程,简称通苏嘉甬铁路,选择浙江嘉兴至宁波慈溪的嘉甬通道以桥梁形式跨越杭州湾。从节约稀缺的跨湾通道资源和提高桥梁结构刚度等方面来看,公铁合建是可能选项。结合国内外跨海工程建设经验和杭州湾两岸的区域经济社会、综合交通路网的发展现状及规划布局,从既有跨湾公路通道的运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新建跨湾公路通道的规划符合性、两岸路网衔接接线条件、交通量需求、功能定位、社会效益、建设时机、公路与铁路合建的线路走向和桥梁建设方案及其财务评价等方面,详细阐述公铁合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终选择单建铁路桥梁方案。研究结论为通苏嘉甬铁路项目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8.
海南环新英湾地区是海南省儋洋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核心承载区,依托于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洋浦港,并毗邻城镇,具有典型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特点。基于区域特点,全面分析了环新英湾地区交通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形势,分类、分层科学测算交通需求。以衔接、融合、协同、支撑为原则,以对外交通系统、内部道路系统和货运体系为主要内容,综合考虑城市、人口及产业需要,统筹制定了与区域协调发展相适应的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79.
80.
从港口、航道、锚地、施工难度、地方规划及环境敏感点等方面,对通苏嘉甬铁路跨越杭州湾的桥隧方案分别进行比选。桥梁方案:对并嘉绍大桥、黄湾、海盐西、海盐东、并杭州湾跨海大桥、澉浦6个桥位进行比选,认为并杭州湾跨海大桥方案为最优方案。隧道方案:研究了并嘉绍大桥、黄湾、海盐西、并杭州湾跨海大桥4个方案,认为并嘉绍大桥为最优方案。经综合比较,推荐采用并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桥梁方案,桥梁形式为钢箱结合梁斜拉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