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篇
  免费   118篇
公路运输   255篇
综合类   254篇
水路运输   810篇
铁路运输   477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安康  李良碧  姚智  霍发力 《船舶工程》2020,42(9):133-141
半潜式平台在拖行过程撑杆等细长结构承受的波浪砰击对结构安全影响较大,相关船级社规范中明确要求结构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波浪砰击载荷。基于传统势流理论的数值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浮式海洋平台的水动力和砰击载荷的研究,但是对于复杂的粘性干涉效应、波浪爬升、波浪破碎和波浪砰击等实际工程问题不能够运用势流理论准确模拟。非定常的计算流体力学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能够较为准确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文以982半潜式海洋平台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中的动态重叠网格方法和流域体积域方法VOF(volume of fluid),结合水池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平台在拖行工况下撑杆的波浪砰击进行研究。主要对半潜平台撑杆在三种不同流速和风速的拖航工况下撑杆受到的砰击压力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波浪砰击下撑杆的瞬态砰击压强分布情况,得到波浪砰击压力危险区域,同时给出拖航工况下撑杆砰击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为分析预报半潜式平台撑杆在复杂的拖航海况下受到的砰击压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2.
为探究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内通风系统的合理布局,采用比尺模型试验和CF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射流风机和通风组织对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内气流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1)当联络通道内风机射流朝向敞开段时,为使风机升压系数Kj最大,630 mm、900 mm、1 120 mm射流风机的布设位置应距离敞开段分别大于40、50、65 m; 2)大口径射流风机具有更大的Kj,但占用的断面空间更大,且射流诱导段更长,应根据联络通道长度和高度合理选择射流风机口径; 3)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通风组织不宜采用同侧开启方式,采用对角抽吸方式时,联络通道内的污染物混入比最低、通风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3.
中国正在进行的海洋核动力平台必将朝着智能化能效管理方向发展,本文研究了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智能化能效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结构、能效评估与能效管理决策等内容,分析了实现智能化能效管理的关键技术,指出了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4.
随着LNG调峰需求日益增强,FSRU码头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方案受到青睐。但我国仅有一个FSRU码头,鲜有相关研究。总结FSRU码头特点,系统展现FSRU码头的4种类型;结合某17万m3FSRU船,与常规LNG码头的平面设计进行对比,详细论述FSRU码头设计要点。结果表明,FSRU码头具有选址相对容易、建设周期短、建造投资少、运营灵活等优点;设计要点包含确定项目产品要求、确定FSRU船舶参数、工作平台、靠船墩和系缆墩的布置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95.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前板桩后低桩承台结构的应用特点,分析了在实际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前板桩后低桩承台结构复杂,原有规范不完全适用。结合实际工程,考虑钢板桩变位不能完全复位、低桩承台卸荷等因素,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码头结构主要构件的内力,从桩基与承台连接方式等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结构的影响,从而为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BIM平台在施工全过程的应用逐渐丰富。集成整合平台背后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数据,并将数据传递至工程建造各个环节当中进行应用,是BIM平台发挥作用的本质。如何在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收集和整理工程数据库,并传递至各个工作流程中发挥作用,是开展BIM平台建设的重点。以乌鲁木齐市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为实例,重点研究BIM平台中工程数据库的建立,分析如何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和施工过程中采集工程数据,并将工程数据库应用于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97.
xPON作为新一代光纤接入技术,在抗干扰性、带宽特性、接入距离、维护管理等方面均具有巨大优势,将成为一种主流宽带接入技术,并在铁路视频监控系统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The fatigue strength of a 300 mm2 stranded copper conductor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by finite element (FE) analysis. An analytical model was also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Wires taken from the outer layer of the conductor were fatigue tested in tension–tension loading and compared with similar data for wires taken from a 95 mm2 conductor. The wire cross section was deformed due to the compacting process that was applied during fabrication. When corrected for stress concentrations due to the deformation the data for the two sets of wire fell within the same scatter-band. Full scale testing was carried out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rig with constant tensile load and reversed displacement controlled bending with a fixed curvature variation. The loading is a simulation of the loading of a power cable hanging from a floating vessel through a bellmouth. Conductors were tested in two states; dry and lubricated. A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copper conductor. The model was formul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elastic beam and beam-contact elements that included the effects of friction. The effect of local bending due to contact forces was included in the model. Two contact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point (trellis) contact between adjacent layers of wire and the inline contact within each layer and between the first layer (centre wire) and the second layer. The FE model was validated by a calibration test of a full scale conductor, and by sensitivity studies varying the size and the number of elements of the model. Fatigue analysis of the conductor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S–N curve for individual wire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friction and local bending, agreement was obtained between predicted and experimental fatigue strength of the conductor, for the FE model as well as the analytical model.  相似文献   
99.
综合交通信息平台 建设运营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国内外已建交通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建设、运营和服务情况的基础上,研究了信息的平台性质与功能定位、建设运营模式和保障机制。提出了3种适合我国现状的信息平台建设运营模式:政府行为型;政府建设、企业运营型;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型。研究了各类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0.
任福田  扈中伟  于泉  荣建  常颖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7):112-116,146
从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的概念出发,研究利用已有的智能交通系统资源建立智能交通信息试验平台。首先对比分析了已有的平台体系结构开发方法,即面向过程的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两者都已不能适应复杂大系统的开发需求。通过引入计算机建模与仿真领域的HLA(高层体系结构)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HLA的体系结构开发方法,结合信息试验平台需求分析,设计了智能交通信息试验平台的逻辑结构。平台分4层来组织,分别是基础数据层、数据库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主体层,在若干接口程序的衔接下,各类联邦成员协同作用以实现信息平台的功能。结合现有的技术设备条件,实现了信息平台的物理连接。平台搭建后运营正常,已接入信息平台的ITS系统包括车载导航系统和城市商用车辆调度系统,并为其他子系统的接入预留了接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