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92篇
公路运输   398篇
综合类   317篇
水路运输   536篇
铁路运输   151篇
综合运输   5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 and to understand transportation, distribution and deposition of suspended sediment in the estuary and throughout the coastal sea, off the Ganges–Brahmaputra River mouth. During low river discharge period, zone of turbidity maximum is inferred in the estuary near the shore. SSC map shows that maximum SSC reaches 1050 mg/l in this period. Magnitude of SSC is mainly owing to resuspension of the bottom surface sediments induced by tidal currents flowing over shallow water depths. The influence of depth on resuspension is farther revealed from the distribution and magnitude of SSC along the head of Swatch of No Ground (SNG) submarine canyon. During high river discharge period, huge river outflow pushed the salt wedge and flashes away the suspended sediments in the coastal sea off the river mouth. Zone of turbidity maximum is inferred in the coastal water approximately within 5–10 m depth of water, where the maximum SSC reaches 1700 mg/l. In this period, huge fluvial input of the suspended sediments including the resuspended bottom sediments and the particles remaining in suspension for longer period of time since their initial entry control mainly the magnitude of SSC. In the estuary near the shore,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magnitude of SSC is not evident. In the coastal sea (>5 m water depth), seasonal influence in the magnitude of SSC could be concluded from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SSC values of two different seasons. Transportation and deposition of suspended sediments also experiences seasonal variations. At present, suspended sediments are being accumulated on the shallow shelf (between 5 and 10 m water depth) in low discharge period and on the mid-shelf (between 10 and 75 m water depth) during high discharge period. An empirical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gradual settle down of suspended sediments in the coastal sea and its lateral distance from the turbidity maximum.  相似文献   
12.
青岛港前湾三期工程流场变化及泥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镰湾河填海造陆工程流场计算和泥沙的分析研究,得到镰湾河流场变化及泥沙变化的有关规律。  相似文献   
13.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利虎 《中国水运》2006,6(12):212-213
目前对长江三峡旅游资源的研究一般集中在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可开发性等方面,本文试从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着手,对区域性旅游资源进行共享多贏方面的进行基础性探索,为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前,铁路建设的T型梁运输架设,一般采用“边铺边架”的施工组织方案,该方案存在架梁方向单一、工作面少的缺点。为了弥补这种单一运架方式的不足,达到增加工作面,赶工期的目的,出现了汽车吊架梁、公铁两用架桥机架梁方式。此文通过调研,阐述这2种运架梁方式的施工工序及工艺,并针对现行铁路工程定额体系中的缺项部分进行分析与补充,希望能为今后的类似工程设计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长江经济带沿江铁路通道规划建设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江铁路通道横跨我国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支撑性通道。以沿江通道区位特征、产业布局、经济特征为依据,通过分析沿江铁路通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通道内不同时期铁路运输需求,以及对拟建项目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沿江铁路通道规划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城际铁路是珠三角城市群内部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实现了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联系。通过对比研究了广深、广珠和广佛肇等3条城际铁路线的客运总量、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及客流成长等特征,为国内其他城市群发展城际铁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CPⅢ高精密测量为工程背景,经过坐标变换后计算得出各个点位的膨胀值,利用概率与统计理论分析处理,得到可用于建模的点对数据(ΔS,ΔT)。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建立了测量点位的位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线性回归模型,从而得出大桥CPⅢ位置POS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利用该模型修正并评价测量数据,结果表明其较差完全符合要求,区间预测模型可用。并编程实现了CPⅢ点位位置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自动化预测,能够方便地为大桥的变形观测、定期复测和实际胀缩效果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珠三角区域城市群的崛起扩大了区域内交通需求规模,改变了交通需求结构,需要尽快形成以轨道交通网为骨干的区域快速公交走廊。阐述了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的经济诱发、开发先导、区位再造和资源创造等四大功能。提出了加强规划协调、创新发展理念、优化体制机制和给予政策支持等四方面的措施建议,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落实科学发展观,采用科学发展模式,关键在于结合实际、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将信心和动力通过实际工作转化为经济效益。此文以施工管理和节约能耗为例,阐述大型工程建设应优化资源配置,按施工组织设计配备各类人员,各类材料要按规领取,节约使用和有序囤放。工程管理中应根据建设规模合理选定现场检测点,以节约路途时间和能耗,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地铁柔性接触网线岔检调标准的制定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以往运行经验,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的实际情况,从支柱定位、线岔交叉点、始触区、接触线高度、线岔定位拉出值等方面,对柔性接触网线岔的检调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加以明确。将所定标准实际应用在西安地铁渭河车辆段接触网的建设中,顺利通过了接触网的冷滑、热滑试验及实际运行的考验。同时,将所定部分标准与国铁普速接触网线岔检调标准进行对比,以供有关接触网生产和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