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41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96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闫新兴  刘国亭 《水道港口》2012,33(6):469-474
在现场地貌调查及沉积物取样分析的基础上,对兴化湾的自然条件、沉积特征、泥沙来源及运移趋势进行了分析。判明石城岛以西水下沉积物以粘土质粉砂分布为主,泥沙粒径在0.01 mm左右,为河流下泄泥沙沉积为主。石城岛以东局部区域沉积物质为极粗砂,为近岸山体及浅滩冲蚀物质沉积为主。兴化湾的泥沙主要为河流输沙,其次是周边沿岸冲蚀入海物质及岬角岛礁受风浪侵蚀泥沙。由于湾外涨、落潮流路的稳定和潮流动力的强劲,湾内水深地形与潮流动力有很好的对应性和稳定性,泥沙运动仅限于湾内泥沙的再搬运。  相似文献   
42.
沈小明 《水道港口》2012,(5):454-457
文章对海洋工程水文测验站位的布设、先进仪器设备的采用、数据处理与分析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为掌握工程附近海域海洋水文状况及海洋水文要素变化规律,为评估海洋工程对附近海域环境的影响,为数学模型研究、物理模型研究及工程设计所需基础数据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3.
从铁道事业法的部分修订等方面介绍日本有关铁路安全的对策,重点对东京地铁的安全对策以及采取的各种措施进行说明.东京地铁以确保安全运输为最大使命,通过落实安全措施、员工的培养、紧急时的应对训练、安全活动、安全研究等各项安全工作,努力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4.
通过设计、施工等多方面的比选,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上引桥上部结构采用70 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整孔预制架设施工方案。简要介绍海上引桥上部结构的设计构思和部分结构设计细节。  相似文献   
45.
袁涛  陈涛 《桥梁建设》2006,(3):68-70
通过优化海工耐久混凝土配合比,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承台混凝土套箱裂缝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6.
黄增财  杨江虎  吴健 《公路》2006,(9):42-44
以杭州湾跨海大桥Ⅳ合同工程为背景,从承台的钢套箱设计、钢套箱封底、承台钢筋混凝土,以及混凝土养护和温控等方面的施工,介绍海上承台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7.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东京轨道交通系统为对象,分析其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阐述东京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总结东京轨道交通发展特点和启示,希望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8.
文章建立了基于无结构网格的港珠澳大桥所在海区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并采用潮流数值模拟手段对该海区的潮流动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大桥工程周围海域的潮流动力影响。为了在宽广海域中刻画桥墩的阻水影响,将桥墩概化为陆地,并采用桩基阻力处理方法处理桥墩阻力。通过研究采用了局部网格加密方法,桥墩处最小网格长度仅2.39m。研究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伶仃洋潮流的影响甚微。若以流速变化0.01m/s作为有显著影响的判断标准,则工程对潮流的影响仅限于内伶仃岛与桂山岛之间的大桥及人工岛附近。大量的研究结果可为论证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基于FVCOM的象山港海域潮汐潮流与温盐结构特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FVCOM模型,建立了象山港海域的三维潮汐潮流和温盐数值模型,计算中考虑了潮流、风、太阳辐射和径流因素的影响。模拟结果与2009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模拟该海域的水流运动和温盐分布特征。通过对数值结果分析得到了该海域的同潮图、潮流椭圆图、潮流性质和温盐分布等。结果表明,象山港的潮汐属于非正规半日浅海潮;M2分潮流椭圆长轴从口门到湾顶逐渐减小,其走向与岸线的方向基本一致;狭湾内呈现往复流特征而口门外开阔海域呈旋转流特征。湾口和湾顶部有着显著的温度差和盐度差,海水温度由湾口向湾顶部逐渐增大,盐度分布则正好相反。狭湾内距离湾口不同位置的横向温度、盐度垂向分布结构特征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0.
Abstract

The use of computational models has proliferated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due to the practical benefits that they offer in terms of understanding complex systems. However,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computational model is not only shaped by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concerns. Modelers must also navigate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in which the models are constructed and implemented. In the process, they must often draw upon existing or create new social relationships that can, themselves, alter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they are attempting to navigate. In this article, I use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to examine three examples in which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nd implementing a computational model was constrained by institutional factors and the strategies the modelers used to navigate them.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with computational modelers at the Chesapeake Bay Program who are involved in constructing the Chesapeake Bay modeling system for nutrient management in the watershed. Modelers in this context had to: build relationships with the broader scientific community to reinforce the “believability” of the model, draw upon institutional relationships in order to work around limitations on data-sharing between organizations, and manage differing incentive structures to motivate and coordinate the research needed to complete the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