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40篇
综合类   25篇
水路运输   96篇
铁路运输   92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振冲碎石桩、强夯法的原理和施工工艺,并将两种地基处理方法联合运用于大连港大窑湾二期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通过分析加固后检测,表明振冲碎石桩联合强夯法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2.
To study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vibration control of train–bridge–track systems a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the capability of representing supplementary vibrational control devices is proposed. The train system is assumed as rigid bodies supported on double-deck suspension mechanism with semi-active features. The bridge system is modeled using the modal approach. Vibration control for bridge responses is provided by tuned mass dampers. A non-classical incremental Eigen analysis is proposed to trace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cross the time. In an example, the cap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in investigating the vibration control prospects of a bridge–train system is show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ctive suspension mechanism in reducing train's body movements, particularly the pitching angle and the vertical accelerations. Accordingly, the results also verify the potential of TMD devices in reducing the bridge responses at resonance motions.  相似文献   
33.
船舶结构振动自动测试与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船舶结构振动自动测试与数据处理系统的组建及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使用本系统替代传统的光电和磁带记录仪进行实船结构振动测试,具有实时分析强、操作灵活、便于组成数据库等优点。  相似文献   
34.
浮置板式轨道结构隔振效果仿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建立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将轨道不平顺作为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的激励源,对普通碎石道床轨道结构和浮置板式轨道结构的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研究,对比分析这2种类型的轨道结构系统振动响应与系统振动传递函数,评价浮置板式轨道结构的隔振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浮置板式轨道结构与普通碎石道床轨道结构相比,振动加速度降低约70%,距线路5 m处大地振动加速度响应峰值降低约62.8%,相应Z振级衰减约10 dB,竖向振动加速度频率范围由0~200 Hz降到0~60 Hz,有效起到了振动隔离效果。  相似文献   
35.
宣言  王澜 《中国铁道科学》2007,28(5):136-138
依据系统工程理论的思想,对客运专线曲线线路车线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性能和无砟轨道结构车辆线路耦合系统振动响应问题进行分析和仿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理论,系统分析车线耦合系统中各部分的运动状态,分别建立机车车辆、普通曲线线  相似文献   
36.
船舶浮筏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船舶浮筏隔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中,以往的刚体分析模型会在高频段造成很大误差,本文从基于有限元的弹性体模型出发,对隔振系统的多种方案进行了模拟激励下的响应分析,讨论了影响浮筏隔振性能的结构与材料因素,如隔振支承刚度与阻尼,筏体的刚与阻尼,浮筏基座刚度与阻尼等,通过船模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到振动传递率与各影响参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孙树民 《中国造船》2002,43(1):52-57
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对独桩平台的波浪响应进行控制,在对受控结构的波浪响应进行随机振动分析时,考虑了流体-桩土桩互作用的影响,通过一算例具体讨论了TMD的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计算经表明,适当选择TMD的参数可有效地控制独桩平台的波浪响应,因此TMD在简易平台的振动控制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浮筏隔振装置的超单元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浮筏是一种集弹簧、阻尼器、刚体和弹性体为一体的混合动力学系统,对其建立合适的动力学模型存在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超单元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物理空间中对装置中弹性体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降阶,并建立相应的超单元,然后与普通单元一样把它们直接组装到总体模型中。用该方法建立起来的动力学降价模型不仅在规模上远小于未降阶的有限元模型,而且能很好地保留原模型在中、低频段内的动态特性。数值示例表明,本文提出的超单元建模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浮筏隔振装置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39.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optimal design process for a steering column system and supporting system. A design guide is proposed at the initial concept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o obtain sufficient stiffnes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while reducing the idle vibration sensitivity of the system. Case studies on resonance isolation are summarized, where vibration modes among the systems are separated by applying a vibration mode map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design process.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design guidelines for an optimal dynamic damper system using a CA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analysis. The damper F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added to the vehicle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y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teering column system. This analysis methodology makes it possible to achieve target performance in the early design stage and reduction of damper tuning activity after the proto car test stage. Through the proposed steering column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a lightweight vehicle with high stiffness is possible prior to the proto build stage. Furthermore, the improved process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reduc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period and the number of proto car test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desired steering system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40.
根据隧道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和地勘资料,建立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采用一致粘弹性人工边界模拟动力边界,对高烈度地震区公路隧道洞口段进行了瞬态动力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三向地震荷载激励下,洞口段衬砌的地震响应具有明显滞后性,衬砌以水平横向振动为主、轴向振动次之、竖向振动最弱;洞口段衬砌的拱腰部位将承受极大拉应力和剪应力,可设减震层吸收地震能量。通过对衬砌相对位移的分析得出,衬砌横向和轴向变形都很小,衬砌稳定性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