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篇
  免费   119篇
公路运输   241篇
综合类   233篇
水路运输   780篇
铁路运输   473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01.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to facilitate the electric vehicle (EV) diffusion from a two-sided market platform competition. We develop a stylized model depicting the platform competition between electric and gasoline vehicles by combining indirect network effects of consumer and energy supplier sides as well as vehicle manufacturers’ profit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several meaningful strategic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EV manufacturers and policymakers who wish to enhance EV diffusion. First, EV sales a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indirect network effects from the energy supplier side to the consumer side, and vice versa. This implies that EV manufacturers who wish to boost EV diffusion should implement a strategy providing energy suppliers with incentives to willingly join the EV platform. Second, the dynamic nature of the effects of energy costs on platform competition might render counter-intuitive evidence that the drop in oil prices does not always negatively influence EV sales. This requires EV manufacturers to prepare a contingent strategy adjusting to such unexpected conditions. Third, governments should consider the energy supplier side as well as the consumer side in designing EV diffusion policies. When governments have a very challenging EV diffusion target, a balanced policy, which treats both gasoline and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ies fairly, may be more effective than a consumer subsidy policy.  相似文献   
702.
EDI报文标准在物流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重庆“关、港、贸”协作机制的西部口岸物流信息平台 ,结合内贸运输和综合物流 ,用XML开发基于EDI核心交换技术和报文标准的物流电子单证及业务交换电子商务 ,最终将实现西部口岸物流的一站式服务 ,并与中国电子口岸系统、长江流域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EDI信息系统等连接。整个系统分为网络接入、信息交换、应用处理和数据库 4个子系统。按照分步实施原则 ,首先实现数据处理、信息发布、会员服务、在线交易等基本功能 ,然后根据实际营运情况和需要 ,发展辅助功能 ,最后建成西部地区电子采购系统。  相似文献   
703.
抚顺天湖大桥是一座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材料采用钢丝绳,索夹安装前通过主缆与索夹摩阻系数试验,深入研究了高强螺栓预紧力损失的规律,获得了索夹安装的一系列控制参数;介绍了无猫道施工悬索桥使用移动平台安装索夹的方法和索夹安装时高强螺栓的施拧方案。  相似文献   
704.
海洋平台结构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海洋平台结构系统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文中对平台结构简生管节点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进行了简单的评述,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用S-N曲线模型与断裂力学模型分别计算平台完好管节点及有初始裂纹管节点疲劳寿命的平告结构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作为一个算例,文中运用作者开发的程序系统,对一固定式导管架平台进行了疲劳可靠性计算。  相似文献   
705.
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的间隙探测,是地铁交通行业的疑难问题。目前国内地铁主要采用激光对射、红外对射和车尾设置瞭望灯带的探测方案,但这些方案存在误报率高、定位精度低以及探测盲区等问题,从而降低地铁运行效率,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目前间隙探测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全自动运行线路更高的安全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间隙防夹探测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可克服传统方案的局限性,实现障碍物的可靠、精准、智能识别,继而提高未来全自动运行线路的运营效率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06.
市域铁路是伴随我国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而产生的新型交通系统,相对于近10年来国家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蓬勃发展,市域铁路在我国起步较晚,进展较缓,适应于市域轨道的车辆制式也处在探索阶段。文章研究快速有轨电车在市域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可行性,为市域轨道交通发展提供多样化车辆制式选型,从车辆牵引供电方式、车辆与站台关系、车辆强度与碰撞等方面对快速有轨电车在市域轨道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建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07.
为研究隧道活塞风对地铁屏蔽门的影响,通过分析活塞风形成机理,构建两车、两车站、三区间隧道的地铁隧道模型,利用滑移网格技术仿真模拟列车在隧道运行时引起的活塞风速度与压力,并提取所研究车站屏蔽门区域所受活塞风的压力值。通过对屏蔽门进行静力学分析,利用屏蔽门所受最大阻力来衡量屏蔽门开关能力。将仿真结果与南宁地铁1号线的实际故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工况下活塞风对屏蔽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建仿真模型有效、合理,屏蔽门所受最大风压受列车运行速度、屏蔽门位置及风井布置模式的综合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屏蔽门故障诊断和智能运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08.
研究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非接触式站台限界检测系统,并针对近景大范围下相机标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型点阵标定板的新的综合标定方法。提取有效标定区域进行预处理,并提出一种局部阈值迭代分割的方法分割出基准圆,然后提取圆心坐标并编码,最后利用透视变换求出最优变换矩阵进行图像矫正还原,像素标定误差可达到2pixel以内。经在上海地铁的现场测试验证,本文方法标定后的检测系统可准确获取站台断面轮廓几何尺寸,多次反复测量后轨距精度在±1 mm以内,站台高度和站台距离精度可达到±5 mm以内。  相似文献   
709.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已投入运营的线路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尤为重要。确定了系统负荷重要评价项指标(线路负荷和站台负荷)的计算参数取值。通过乘客上车后选座行为及状态的分析,以车辆内部的服务水平标准(即立席密度评价标准)为参考依据,分析得出线路负荷的评价标准。分析了站台乘客集结过程及分布规律,以站台乘客排队服务水平标准和地铁站台设计标准为依据,研究得出站台负荷的评价标准。最后,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某日早高峰小时客流为样本,计算出其系统负荷值,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10.
介绍了应答器技术在铁路列控系统中的应用,并以一组射频芯片为基础,制作出应答器教学系统模拟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