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基于铁路上海西站枢纽的最新规划方案,在充分虑上海西站改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成及上海西站南广场地块开发的背景下,从地下和地上空利用、设施布局、交通组织等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上海西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体化规划设计方案.其设计理是: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各种交通方式之间无缝衔接、复合同发展的铁路车站站前广场.  相似文献   
12.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带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福建省中心城市和省际周边城市地理位置和发展情况,提出海峡西岸城市带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根据城市带中既有、在建和规划的铁路资源,分析了福建省铁路中长期规划实施后的主要线路能力适应情况。提出了基于铁路富余能力的海峡西岸城市带开行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的初步设想和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市郊铁路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张金夫  郝小苏  宋林 《隧道建设》2016,36(8):982-987
厦门市第二西通道陆域段工程沿厦门岛内繁忙干道兴湖路布设,结构形式多样,安全风险较高。对厦门市第二西通道陆域段工程中浅埋暗挖双连拱隧道、深大明挖基坑、隧道上跨既有地铁隧道等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和结论如下:1)浅埋暗挖双连拱隧道埋深小、跨度大、地质软弱、保持地面交通,控制沉降是施工的关键技术所在。从三导洞工况理论分析看,设计支护和开挖方法是合理可行的,施工中还应结合实际优化具体支护参数,注重受力体系转换环节,加强监控量测,用信息化指导施工。2)深大明挖基坑,关键是要确保基坑支护体系变形受控,结构安全,基坑防水有效,保证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尤其要注重复合地层组合式围护体系的整体稳定。3)隧道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施工中要采取防既有地铁轨道上浮的工程措施,同时加强地铁轨道监控量测,制定好轨道调整预案,保证地铁轨道线型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肖元平  李云 《隧道建设》2010,30(5):503-507
为了满足在高原环境下,超长隧洞TBM施工通风的需风量以及工作面的散热要求,需要对隧洞的施工通风方式及设备配套进行全面研究。根据各种参数,确定隧洞的通风方式,并对其需风量进行了详细计算,然后利用数值模拟对风机和风管的匹配进行研究,得出适合本隧洞通风需求的风机和风管匹配方案,并对隧洞内的风速分布和热环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科学、直观的评价隧洞施工环境。  相似文献   
15.
顾杨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3):118-120,124,217
该文以国内第一座调蓄处理池——上海新西干线蕰藻浜调蓄处理池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试运行期间调蓄处理池对暴雨放江的污染减排功效。研究显示:2012年蕰藻浜调蓄处理池经过试运行后,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具备正式运行条件;蕰藻浜调蓄处理池在2012年"海葵"台风期间发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单次运行的暴雨放江量削减率达到52.0%;单次运行对暴雨放江COD、SS、NH4+-N和TP的削减量可达3 891 kg、1 767 kg、303 kg和44.0 kg;建议采用重力与泵送相结合的进水与放空模式,以降低调蓄处理池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6.
张浩  陆军  王颖 《电气化铁道》2012,23(3):34-35,38
分析了矿物绝缘电缆的结构、性能、优点及应用场所和环境状况,并对矿物绝缘电缆在津滨线西段工程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同时,得出一些运营维护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海峡西岸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海西城镇群正处于向加速城镇化、沿海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借鉴世界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建设高效、快捷、环保的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对缓解该地区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满足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之间旅客快速出行,推动本地区城市化、城镇一体化进程,增强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力,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铁路网规划》为依据,研究利用区域内规划、在建铁路富余能力发展海峡西岸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研究结论:本文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征,提出了海峡西岸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战略目标。根据区域既有、在建和规划的铁路资源,分析了区域铁路中长期规划实施后的能力适应情况,提出了基于铁路富裕能力开行城际列车的城际轨道交通规划设想;并依据区域城镇群的特征提出了海西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方案、建设方案及城际列车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对西部山区部分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案例的事故特征和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进行了概率理论模型分析,并探讨了此类事故的一般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A multinomial choice framework was used to analyze data from hypothetical storm forecast scenarios administered via mail survey to a random sample of U.S. Gulf Coast residen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ssuance of a mandatory evacuation notice and the presence of higher wind speeds had the largest influence on increasing the likelihood of evacuation. Age, race, disability, distance, and education were significant in explaining one's decision to wait relative to choosing to evacuate. Blacks and disabled individuals were strictly less likely to wait and more likely to make an immediate evacuation decision. Hurricane Katrina evacuees and those with an evacuation destination identified were also more likely to decide to evacuate, but were also more likely to wait before decid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sidents of mobile homes were more likely to either evacuate or wait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 but strictly less likely not to evacuate. Respondents very confident in being rescued were strictly more likely not to evacuat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ot having an evacuation destination identified was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 regarding the likelihood of not knowing what choice to make.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现状调查和技术分析得出加快发展钱塘江中上游内河航运对浙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具大的社会效益,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提出浙中西地区内河航运发展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