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31篇
综合类   68篇
水路运输   121篇
铁路运输   27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91.
491QE汽油机涡轮增压系统设计及模拟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491QE汽油机的性能,进行了增压系统的开发工作。通过计算确定了增压参数,并在原发动机基础上设计了定压排气管和脉冲转换排气管两种增压系统。利用循环模拟程序计算了491QE汽油机增压以后的性能。结果表明,脉冲转换系统在发动机废气能量的利用方面优于定压系统。  相似文献   
592.
欧Ⅳ标准催化转化器的进气端管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逸  凌振国 《汽车工程》2006,28(11):997-1000
接近发动机气缸位置的催化转化器由于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催化剂的效能,被欧Ⅳ排放标准的车辆广泛应用。介绍催化转化器进气端管的选材、气流特性、温度、塑性应变分布和氧传感器布置,设计台架加速耐久试验以验证催化转化器进气端管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93.
利用SC51022芯片设计出42V/14V转换器,该转换器适用于42V电气系统的汽车,功率为100W,可对小型用电设备供电。  相似文献   
594.
歧管式催化转化器流场分析与结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芳  刘伯潭  程魁玉  卢珊 《汽车工程》2007,29(12):1066-1069
建立了某带有氧传感器的歧管式催化转化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分析了该歧管式催化转化器内部流场结构。计算描述了氧传感器周围的典型涡流结构,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歧管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氧传感器周围流场得到较大改善,部分涡流消失;催化转化器载体内的气流不均匀度系数下降了38%;歧管催化转化器的排气背压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595.
柴油机尿素SCR催化器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手段对柴油机SCR催化器内排气流动、尿素水溶液喷射雾化、液滴蒸发、尿素热解和催化剂表面化学反应等整个NOx后处理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考察不同方案下载体前端面的尿素浓度分布及NOx转化率,研究了还原剂添加位置、喷嘴型式以及催化器入口扩张管形状等因素对催化器系统NOx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催化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96.
简要介绍了交流传动互馈试验台的主要优点、电气结构和实现原理,对网侧变流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说明。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试验台中变压器和网侧变流器部分进行了实际工况的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网侧变流器的性能良好,满足互馈试验台的需要,同时也说明本试验台的网侧能量互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7.
介绍了适用于各类电力电子装置机内控制电路用50W 24VDC/ 5V、 7.5V、-7.5V、 15V、-15V、4×25V辅助开关电源的设计.开关电源采用电流控制方式,功率电路采用RCD箝位CCM模式反激变换器.试验结果表明,这类开关电源获得了良好的输出效果.  相似文献   
598.
Sigma Energy has performed its foremost prototype tests of scaled wave energy converter in a real sea environment. The prototype was a point absorber with a cylindrical buoy, a mechanical power take-off system with a counterweight, moored to the seabed as a tension leg platform (TLP) with three equal tendons. In these extensive experiments, numerous device characteristic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sed. The present paper focuses on the dynamic forces in the mooring lines, and some unexpected and rare data obtained. It is well known that TLP tendons are prone to a brief loss of tension (the slacking) and that, after such events, high snapping forces of short duration can arise. Partly by intention, and partly due to underestimation of the dynamical forces, several such slacking-snapping incidents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experiments. In some severe storms, the snapping forces were up to six times higher than the tendon pretension. The paper presents several recordings of dynamic forces and platform motion during these critical events. It analysis them, and gives a typical scenario under which they occur. It gives also som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and numerical predictions of dynamical tendon forces, with their comparison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