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8篇
  免费   137篇
公路运输   724篇
综合类   574篇
水路运输   464篇
铁路运输   405篇
综合运输   10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地铁同台换乘车站设计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地铁换乘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中重要的组成单元,是一条轨道线与另一条(多条)连接的枢纽,也是地铁线位稳定的锚固点。研究换乘站中较为复杂的单站同站台换乘站、双站同站台换乘站的换乘功能的优劣及其工程实施的难易,提出可行性方案,为地铁同台换乘站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常见的单站同站台换乘站、双站同站台换乘站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双站同台换乘站可以满足所有乘客的"零"换乘需求,对同向和反向换乘客流都较大的地铁换乘站,在投资允许及施工场地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应采尽可能的选用双站同台换乘站。  相似文献   
942.
通过对西夏渠隧洞工程施工中采取的地表降水、作业面辅助降水等方案的论述,总结了在第三系渐新统清水营组(E3q)砂岩或砂质泥岩地质条件下,隧洞洞身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时,应如何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制定切实有效的洞内外降排水方案,消除岩体孔隙水、裂隙水或层间水,以及渗漏水或承压水的危害,避免在隧洞工程施工发生流砂现象和围岩坍塌现象,有效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943.
阐明无线通信和无线定位一体化可更好地满足下一代列车控制系统需要的发展趋势。针对未来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对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提出了车地无线通信和列车无线定位的技术条件,比较分析了当前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和手段,给出了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对典型场景的列车无线测距定位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线性调频扩频(CSS)的无线通信技术可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和列车自主无线定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944.
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A20互通式立交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A20互通式立交工程设计实例,对其所涉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A20互通式立交选择的"全涡轮+菱形组合型"立交总体方案及"合并出、入口按照两级分、合流设计"的匝道接入(引出)方案、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软基处理技术、"OGFC排水路面+同步碎石防水封层"的排水沥青路面、"蝶形"大挑臂圆弧形连续箱梁及"黄金分割"融入桥梁景观设计等关键技术在国内均具有技术先进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5.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打滑会造成列车紧急制动次数的增多和紧急制动距离的增加,若列车的实际制动率与设计时定义的制动率相差太多,还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分析了列车打滑对CBTC信号系统测速定位及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对如何避免因此而带来的安全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6.
结合无砟轨道防排水设计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总结了铁路无砟轨道和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防排水主要的设计方法。铁路无砟轨道排水设计通常采取道床顶面设置横向排水坡、伸缩缝处采用弹性材料封闭、两线间填平处理、钢筋混凝土底座内设横向排水管、钢筋混凝土底座间设横向排水通道等方法;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防排水设计通常采取道床顶面设置横向排水坡、伸缩缝密封处理、道床上设置排水沟等方法。  相似文献   
947.
介绍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的固定闭塞、虚拟闭塞、准移动闭塞及纯正的移动闭塞等制式。着重阐述了在几种正常场景及故障场景下纯正的移动闭塞制式CBTC系统与其他制式CBTC系统的工作流程,并比较了CBTC系统不同闭塞制式的要求。纯正的移动闭塞制式具有高度灵活的运营能力和故障应对能力,在大运量的轨道交通中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948.
针对铁路企业中多个应用系统造成的数据不能共享及需要多次身份认证和用户信息独立管理的问题,提出采用基于LDAP目录服务的单点登录技术,设计了铁路企业单点登录平台,实现了统—的身份认证和用户管理,系统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授权,方便用户进行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949.
针对由于外界因素影响而使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列车追踪间隔偏大的问题,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算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表达式,分析了影响列车运行追踪间隔时间的本质因素,提出了基于提前减速法的追踪间隔时间优化方法.以兰州地铁1号线线路数据为例,对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得出了相应的追踪间隔-距离曲线图.仿真结果表明,提前减速方法能很好地优化线路中关键区段的追踪间隔偏大的问题,提高了整条线路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50.
深埋富水全风化花岗岩中长距离水平旋喷桩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深铁路梁山隧道因在DK96+495~DK96+535段穿越L7深埋富水全风化花岗岩软弱带,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为穿越该软弱带,经过技术与经济论证,最后决定采用全环水平旋喷桩超前预加固技术。为确保长度达40 m的水平旋喷桩在该地层中的可实施性,进行了本次现场试验。通过试验,得到试验桩平均桩径51.5 cm,平均桩长43 m,桩体平均强度3.2 MPa,并根据试验结果改进了部分施工工艺。采用该技术顺利通过了L7深埋富水全风化花岗岩软弱带,并施作了衬砌结构,实践证明,通过试验得到的长距离水平旋喷桩加固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