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203篇
公路运输   210篇
综合类   366篇
水路运输   904篇
铁路运输   124篇
综合运输   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新型无线感应系统的二进制幅度调制解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车等车体与地面的通信可以通过毫米波或泄漏同轴电缆或铁轨实现,作者提出来的新型无线感应技术也能实现车体与地面的通信。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无线感应技术,然后研究了它的数字载波通信二进制幅度2ASK调制及相干解调;其次,仿照恒包络调制解调的方法,对于新型无线感应系统研究出了一种新型解调方法———绝对值积分非相干解调并进行了仿真,给出了误比特率表达式且与恒包络2ASK相干解调的误比特率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新型无线感应系统用在2ASK的调制解调中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2.
船闸引航道水力与停泊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船闸水头提高,闸室尺度加大,阀门快速启闭,输水流量大,引航道的水力条件成为控制因素。因此,根据规范要求,采用计算分析、对比和论证的方法,根据船闸水头、尺度及运输条件,计算分析闸室与引航道停泊条件的差异,相同航道等级不同闸室尺度引航道停泊条件等。结果表明:随着船闸水头提高与闸室尺度的加大,应重视引航道的水力条件;引航道断面设计不只与船型尺度有关,应与输水流量联系起来;当引航道船舶(队)不满足停泊条件时,有一系列改善措施,可供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53.
高峰  陈汉宝  刘海源  刘针 《水道港口》2007,28(3):188-193
进港航道在口门引起波能聚集,对港内泊稳条件产生不利影响,采用适当工程措施可使该情况有所改善。文中结合某工程实例探讨了包括增加防波堤、清除浅滩和调整航道轴线的三种工程方案,并通过基于Boussinesq方程的波浪数学模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方案均能达到缓解波能聚集、改善泊稳条件的目的,但改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最后还对试验中采用单方向和多方向波的结果进行了初步对比探讨,对于航道波能聚集影响港内波况的问题,采用单方向不规则波的试验结果将偏于危险。  相似文献   
154.
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净距隧道是双洞隧道净距介于连拱隧道与规范要求上下行分离式隧道最小净距之间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形式。由于隧道净距小,施工时双洞相互影响较大,对隧道围岩特别是中夹岩岩体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探讨安全、合理、经济的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十分必要。本文结合净距4.0 m、埋深30.0 m的Ⅰ类同岩段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工程实践,通过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仿真模拟,分析双洞侧壁导坑法、侧壁导坑与上下台阶组合法及双洞上下台阶法三种施工方法施工时隧道围岩破坏接近度、围岩变形位移特征,探讨其优劣和适应性,为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5.
根据洞庭湖区白沙—茅草街双向水流河段特点,将其水流方向划分为顺、逆、滞流,单独整理不同流向的水沙条件,综合分析水沙运动规律,并结合地形资料对河段内3个碍航浅滩的演变影响因素及其双向水流作用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整治原则和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6.
横向风与列车风联合作用下车桥系统绕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维定常不可压缩雷诺平均N-S方程,结合RNGk-ε湍流模型,利用多重参考系法,对横向风作用下ICE高速列车在日本屋代南桥上运行的绕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列车风对流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列车表面附近、桥面、挡风墙间的局部流场的影响;列车运行时对头部、尾部附近的空气有排挤、拖曳作用;列车尾部靠迎风侧有一个很强的旋涡;列车风对列车中部附近流场的影响很小,对列车的阻力、横向力、升力、摇头力矩影响较大;列车风的作用使整个列车产生一种向上提升和沿横风向摇头的作用,列车风对列车附近区域桥梁的气动力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7.
李旺生 《水道港口》2008,29(2):119-123
密西西比河是河流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的典范,其在平衡各种资源利用、保障河流生命力并使其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做得较好,其中的航运资源得以较高程度的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较大。我国目前正处在内河航运建设的高潮,密西西比河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8.
航运企业选择战略联盟伙伴的决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联盟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新理念 ,自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 (J .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杰尔 (R .Nigle)提出以来 ,在近 2 0多年的时间里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参与全球竞争 ,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一组织制度的创新理论 ,迅速成为各大公司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我国加入WTO后 ,航运业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对如何提高航运企业的竞争优势 ,作出合理的决策 ,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大计。通过对航运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分析 ,提出了航运企业在选择战略联盟伙伴时 ,可供采取的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59.
As a result of frequent marine disasters leading to the loss of human life and pollution of vast areas of the ocean, ship manoeuvrability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ship design. Among several recent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ship manoeuvrability, the most popular is captive model testing using a planar motion mechanism (PMM).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ome tests, analyses, and results of PMM tests in a circulating water channel (CWC) using a model of a training ship. The hydrodynamic forces and moments acting on a model of the training ship Shioji Maru in pure yawing motion were measured, and hydrodynamic derivatives were obtained using two different methods of analysis: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a least-squares fit method) and Fourier analysis. Derivatives obtained from the tests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turning trajectory of the actual ship, and these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sea trial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methods of analysis yield fairly similar derivativ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also found to be a close match with the trial results. Received: February 7, 2002 / Accepted: May 14, 2002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K. Shoji (shoji@ipc.tosho-u.ac.jp)  相似文献   
160.
介绍一种列车接近防护系统的设计,详细介绍系统的结构与组成、系统参数以及软硬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