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135篇
综合类   155篇
水路运输   36篇
铁路运输   37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预应力斜拉扣挂悬拼是拱桥无支架施工中技术含量较高、难度较大的一种架设技术 ,它在斜拉悬拼的基础上采用预应力扣锚索系统 ,一改传统的卷扬机钢丝绳扣索 ,在操作上更加灵活、便利 ,施力更加明确 ,安全更加稳妥。  相似文献   
372.
以涪陵区聚云大道沙溪沟大桥工程为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分析了PC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顶板和底板的纵向预应力筋有效性的降低分别对关键截面(零号块根部截面、L/4截面、跨中截面)处挠度的影响,从而找出了一种对挠度影响最不利的纵向预应力的损失情况,即最不利组合。计算结果表明,主梁纵向预应力有效性的逐渐降低是PC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后期挠度下挠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当顶板纵向预应力失效50%,同时底板纵向预应力失效30%的时候,对挠度的影响最不利。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控制预应力有效性降低的措施。  相似文献   
373.
在役混凝土简支梁有效预应力计算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了对在役混凝土桥梁结构永存预应力和实际承载能力进行评估, 用后张法测试混凝土简支梁在不同预应力值作用下的自振频率和在相同预应力值、不同竖向力值作用下的挠度, 以混凝土简支梁的振动基频随预应力作用值的增大而有规律地增大为基础, 回归出简支梁的有效刚度与预应力函数表达式, 计算出PC简支梁的挠度计算值, 并与试验测试挠度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混凝土受拉区开裂前, T型梁和实心板梁的计算结果误差均不超过10%, 其中实心板梁有80%的测试数据误差在±5%以内; 空心板梁的计算结果误差不超过15.71%, 有73.3%的误差不超过10%;用实测简支梁基频和挠度可推算出简支梁的有效预应力, 可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374.
为改进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直线、曲线混合布束的预应力锚固损失计算方法,提高预应力锚固损失的理论计算精度,对预应力钢束微段建立静力平衡方程; 利用不同钢束形状间的变形协调关系和应力连续条件,考虑设计中预应力钢束直线、曲线混合分布的实际影响参数与正、反摩阻损失差异,建立了针对预应力混合布束锚固损失求解的分段逼近理论,推导了预应力锚固损失精确计算公式,并编制了Python程序,实现了自动求解与简化计算; 通过现场足尺模型试验比较了精确公式与现行公路和铁路桥梁设计规范中预应力锚固损失理论算法的计算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后张预应力直线、曲线混合布束锚固时反摩阻效应小于张拉时的正摩阻效应,且实际中反摩阻影响长度与现行桥梁设计规范算法有较大偏差; 采用提出的方法推算的反摩阻影响范围总体与中国铁路桥梁设计规范更为接近,在精度和离散度方面比现行公路与铁路桥梁设计规范分别高出16.7%和14.9%,且与模型试验数据的相关度更高,变异性更小; 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关研究中应考虑实际预应力直线、曲线混合布束线形与不对称正、反摩阻效应的影响,采用分段逼近法计算钢束预应力锚固损失; 在进行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时,从简化计算的角度考虑,建议采用现行铁路桥梁设计规范计算反摩阻效应。  相似文献   
375.
反拉法以测试曲线的拐点来判断锚下有效预应力,是当前最为广泛的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手段。近年,众多学者发现测试曲线拐点处存在荷载骤降的情况。因此,针对反拉法测试曲线的突变段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反拉荷载在夹片拉脱过程中需克服锚具握裹力从而导致突变段产生的观点。其中,锚具握裹力主要由锚圈与夹片的摩阻力和锚圈与夹片的机械咬合力构成。同时,为了得到握裹力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单锥孔夹片式锚具握裹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设计并阐述了有限元模型的握裹力提取方法。通过有限元模型得到了影响锚具握裹力的3项影响因素——控制张拉力、摩擦系数、锥孔数量,并拟合了控制张拉力、摩擦系数与握裹力的关系曲线,得出了控制张拉力、摩擦系数与握裹力正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