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是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入多出(MIMO)传输方式的空时码系统,其检测算法是MIMO系统的有效检测方法。首先介绍了V-BLAST系统的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不同的信号估计准则推导出不同的检测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各种算法的性能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细砂在高等级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上海城市外环线浦东段二期工程填砂路基的工程实践 ,介绍在软土地区高等级道路建设中 ,应用长江口细砂填筑路基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3.
工程船船体湿表面网格NAPA软件自动生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庆武 《船舶》2010,21(6):53-57
利用NAPA软件中二次开发工具宏语言,通过引入模糊数学中的钟型隶属度函数和二次函数,开发出对平浮和带纵倾状态的船体湿表面网格自动划分模块。该模块不但可以快速和准确地划分船体网格,还可以生成直接被HydroStar软件调用的输入文件,并且通过控制输出文件的格式可以生成符合其他水动力软件调用的船体湿表面网格格式。  相似文献   
14.
北港航道是长江口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长江口航道发展的重点之一。历史上北港河槽形态河势较不稳定,但近10余年来,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新浏河沙护滩工程及青草沙水库工程等的实施,北港边界条件趋于稳定,河势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具备了良好的航道开发条件。在河势分析基础上提出北港航道整治开发的技术方案,包括堡镇沙护滩方案和双导堤加丁坝的拦门沙治理方案。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航道整治效果良好,辅以一定的疏浚措施有望实现航道规划目标。同时,对北港航道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双桨平底船的尾部振动,根据实船螺旋桨脉动压力测试结果,以及金属橡胶板的模型试验与模态分析,设计了钟形减振穴,以减小螺旋桨激起的船舶尾部振动,并在国内的双桨平底船上首次应用获得成功。 文中提出了适用于双桨平底船的螺旋桨脉动压力估算的经验公式,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当接近,可供船舶初始设计阶段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变锚唇曲面的传统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根据预期的拉锚时锚杆和锚爪与锚唇接触的运动轨迹,通过共轭包络原理推导出它们与锚唇接触处的曲面方程,利用MATLAB生成该曲面并获取其型值点,然后基于型值点完成整个锚唇曲面的设计。最后以30万吨超大型油轮的锚唇为例,利用该方法进行设计并验证其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该文针对长江口细砂路基压实的技术难点,以室内击实试验为基础,结合现场施工实际,综合考虑细砂填料"多峰"特性、细砂最佳含水率和天然含水率关系、现场施工便易性等因素,明确了长江口细砂路基填筑施工含水率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管道和锚具、喇叭口摩阻损失试验,介绍了试验原理,推导出采用二元线性回归法求得管道摩阻系数μ和偏差系数k的方法,讨论了摩阻系数对实际预应力张拉的影响。实践表明,摩阻参数计算方法合理可靠、简单易行,所得参数为客专箱梁预制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双向道路“分隔带调头口”排队模型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以往的道路分隔带调头口的设计中,多是采用经验做法,这不免存在缺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必须对调头口进行量化研究,用数学知识来描述调头口。排队模型就是个很好的工具,把调头口模型化,从理论上对调头口的排队性质与排队参数进行论述。基于排队模型的性质,系统的到达率与服务率是进行排队研究的基础。在调头口排队系统中,主要利用概率知识从理论上进行推导。在调头口排队理论基础上,通过实际交通调查即可确定调头口的设计长度,也可决定调头口是否应该采取交通管制。  相似文献   
20.
分析目前隧道施工斜井转正洞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西铁车2号隧道工程实际,介绍斜井转正洞采用喇叭口过渡、相交处门架、门式小导洞进正洞的设计方案以及相关施工要点,且说明施工注意事项。斜井进正洞过渡段喇叭口形式可显著提高施工工效,减少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的安全隐患,同时,利用断面特点可有效地抵消交叉口处正洞初期支护对斜井的纵向推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