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篇
  免费   82篇
公路运输   648篇
综合类   318篇
水路运输   241篇
铁路运输   255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81.
模拟柔性脐带缆在深海作业环境中的动态形态变化是构建遥控潜器(ROV)作业视景仿真系统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由于柔性脐带缆在海流作用下受力情况复杂、运动形态多变,利用现有成熟的视景仿真软件难以做到逼真模拟。采用凝聚参数法建立柔性脐带缆的模型、运动方程及变长度算法并进行仿真求解,结合所得数值解,利用OpenGL语言和纹理映射技术动态绘制柔性脐带缆三维模型,并将柔性脐带缆动态模型与在Vega Prime平台建立的ROV主体进行衔接,获得了逼真的柔性脐带缆跟随ROV运动的动态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982.
刘峰 《广东公路交通》2013,(1):51-53,57
长深高速公路(G25)K3457+744~+3458+144段(原梅河高速公路K140+400~+800)左侧边坡的锚索结构利用"锚固结构工后长期性能安全检测评估技术"检测发现预应力损失过大,当前锚索结构的工作性能已经远低于原设计要求的预应力状态。为此通过应力补偿技术对存在上述问题的锚索结构进行预应力补偿加固,使其恢复到原设计水平,确保边坡长期的整体稳定性,期望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83.
苏龙  何飞  姚伟 《交通科技》2013,(6):10-13
以六冲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对斜拉桥成桥状态下的桥面线形和斜拉索索力进行了测试.同时使用MADIS软件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桥梁结构活载作用效应进行分析,确定了静载试验的最不利工况,以及各工况加载载位.经现场静动载试验,得出了各加载工况下相应的挠度、应变、索力和塔偏参数,并对桥梁承载能力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984.
董子龙  隆卫 《隧道建设》2013,33(6):489-498
大连地铁一期工程203标段兴工街站开挖断面为343.8 m2,洞顶埋深7.1~11.1 m,采用暗挖顺作法施工。为有效控制地表、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物等变形或沉降,同时确保支护结构受力稳定,防止掌子面及隧道坍塌,采取在车站拱部全长范围设置超前大管棚+小导管,增加二次初期支护及纵梁,加强拱部支护结构刚度,形成拱盖,设置边墙锚索维护直墙稳定,并按照双侧壁导坑法分6部组织拱部开挖、台阶法分层分块组织中下部开挖,特别是中下部开挖采取竖向松动爆破拉中槽、边墙光面爆破跟进支护的方式,减小了对拱部支护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全面确保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85.
曹波  刘波  聂卫平 《隧道建设》2013,33(11):914-920
以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终-火区间地铁暗挖隧道下穿2条电缆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地铁暗挖隧道施工的全程动态数值模拟,并基于现场初期支护收敛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砂卵石地层条件下地铁暗挖隧道初期支护收敛变形特点。结果表明: 1)地表最大沉降为6.46 mm,地铁隧道数值模拟得到的最大收敛值为7.10 mm,实测最大收敛值为6.77 mm,地铁隧道初期支护变形控制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 2)减小钢拱架间距和全断面注浆这2种技术措施对于提高地铁隧道初期支护及围岩的稳定性效果显著; 3)先施工的右线隧道对周边环境引起的损伤大,后施工的左线隧道对周边环境引起的损伤小; 4)先施工的隧道应设计更高的初期支护强度、全断面注浆等技术措施来保证隧道衬砌及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986.
大榭第二大桥为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墩区和边跨钢箱梁采用高支架施工.为了保证支架安全,减小钢箱梁扭曲变形,确保主梁线形满足精度控制要求,提出了高支架施工精细化控制方法,采用压力传感器监测高支架上各梁段施工过程中的反力变化,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高支架上钢箱梁段初调完成后,各支点反力相差较大,往往超过30%,对支点反力进行调整后,上、下游支点反力差值可以控制在5%以内;从而减小了单索面钢箱梁由于支点反力不匀导致的扭转变形,降低了高支架施工的风险;同时高支架上钢箱梁段上、下游测点相对高差绝大部分控制在10 mm以内,说明通过对施工过程中钢箱梁支点反力的调整,有效地起到了控制钢箱梁线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7.
对在环向预应力单独作用、承载能力索力单独作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梅溪河大桥索塔锚固区上部三节段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实桥模型齿块、预应力筋孔道及角隅等位置存在应力集中;实桥模型在环向预应力单独作用下与索力单独作用下位移方向相反;模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均为全截面偏心受压;齿块作为锚固和传力构件,对缓和斜拉索锚固的应力集中程度作用明显。这些结论对于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8.
吴丽丽 《交通标准化》2013,(15):130-132
吊杆是系杆拱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力构件, 一旦发生病害将严重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在系杆拱桥吊杆评估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损坏的系杆拱桥进行分析和评价,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而作为系杆拱桥吊杆更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测试吊杆索力是吊杆顺利更换的保证。鉴于此,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基于频率法的拱桥吊杆索力测试方法,并对索力分布进行分析,判断其均匀程度及各根吊杆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89.
基于拉索滑轮组电驱方式,提出一种新型的外骨骼臂架肘部助力系统设计方案.臂架结构为单自由度双排并联四杆机构,根据实际工况,采用解析法,计算分析机构主要尺寸、应力,设计电控系统参数和绕绳方式.并结合SolidWorks集成仿真系统对相关机构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分析表明:双侧拉索存在非线性动态变化,需引入相关比率系数,以修正驱动计算;其静应力和安全裕度皆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90.
由于现场设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重庆市朝阳复建桥在建设过程中对大桥缆索吊装系统优化前后的3种方案进行比选和论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缆索吊装系统不仅有效地解决两岸地形限制和玻璃厂房拆迁的难题,而且更加安全、经济、合理。重点介绍大桥缆索吊装系统的主要比选方案,进一步论证缆、扣塔一体化吊装体系的优越性,旨在为今后同类型桥梁的建设提供工程借鉴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