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56篇
水路运输   52篇
铁路运输   9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牵引变电所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于运量较小、列车对数较少的单线电气化铁道,在无功"返送正计"计量方式下,采用固定并联电容补偿往往难以满足变电所功率因数指标要求,甚至出现负面影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能够根据供电臂牵引负荷变化动态提供系统所需的无功补偿容量.牵引变电所动态无功补偿的设计内容主要包含2个方面:SVC最大无功补偿量的确定和滤波器支路的设计.给出了SVC最大无功补偿量的计算公式.从工程设计角度,对一些著名电力公司的无功总容量分配算法进行了讨论,根据牵引负荷中各次谐波含量的特点,推荐采用BBC公司的无功补偿容量分配算法.  相似文献   
122.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信号动态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并以TJDX-2000A系统为例,说明信号动态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设备结构及主要功能。TJDX-2000A系统可以对轨道电路的传输特性、补偿电容的工作状态、应答器位置及报文等进行综合测试,是一种高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3.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某电站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电路原理上分析了集中供电系统中不工作的柴油发电机组绝缘监视灯异常闪亮的原因,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在MATLAB语言的SIMULINK交互式仿真环境下,建立了电站的计算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故障现象相吻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电路优化设计仿真,根据仿真结果指导用电设备改进电路设计,在实际使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4.
介绍了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构成、原理以及在南昆线、成昆线和内昆线的应用情况,提出了适应我国电气化铁道的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构成和应用方式,为我国电气化铁道提高牵引供电能力的措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5.
介绍了交流传动地面功率试验的主要结果,并就异步牵引电动机、逆变器、滤波电路及保护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交流传动机车应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6.
电源在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满足系统为微型传感器节点供电的需求,论文设计了采用充电泵实现超低压启动,双电容蓄能,两级变压的微弱能源采集电路.该电路能够在低温差条件下为蓄能电路积累能量,实现低温差环境下的微弱能量采集,并能够根据无线传感器节点的间歇性工作的特点,快速做好供电准备.  相似文献   
127.
基于Markov(马尔可夫)模型提出了一种对电解电容可靠性评估的方法.文中分析了电解电容的等效电路模型、老化损伤机理,通过RESR(等效串联电阻)表征了电解电容的失效率,然后将电解电容分为正常、老化损伤和完全失效三状态.根据马尔可夫模型建立电解电容的状态转移图,求出其可靠性,以开关电源的BUCK电路为例,通过仿真试验算出了电解电容实时的RESR和失效率,进而完成了对其可靠性的表征.  相似文献   
128.
通过调研高原环境的特点,分析了高原特殊环境对电子产品元器件的影响,提出了针对高原环境提高元器件可靠性的要求和措施。为了保证电子产品及其元器件应用的可靠性,本文还提出了电子产品应用时需要考虑的各种措施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9.
我国建成高铁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十三五"规划中部分高铁位于山区,山区危岩落石多,需加强落石防护。受山区陡峭地形限制,以往的隧道明洞接长防落石方案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目前没有特别适合的防护方案,陡峭山区的落石防护成了制约我国高铁发展的瓶颈。针对陡峭地形特征建立工程模型,对落石轨迹模拟分析,落石最大速度和动能计算研究,提出适宜防护方案和缓冲层方案,研究结论:(1)落石能量宜分级化,对设防目标分级处理,才能使防护结构进一步精确化;(2)基于落石的脉冲力特性,柔性结构承受脉冲力荷载有天然优势,且柔性结构质量轻,引起下部增加的工程数量小,落石防护方案宜向柔性结构方向靠近;(3)落石防护应与主、被动防护网结合,主要是对漏过主、被动防护网后的"漏网之石"进行二次防护为主,对防护任务分层处理,明确各处防护结构的防护目标。  相似文献   
130.
选取1978–2012 年的数据,应用交叉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Cross-efficiency DEA)和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对中国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效率波动 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业的投入和产出要素之间,均存在 单向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交通运输业的效率波动可以划分为效率上升、高效运行 和效率下降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交通运输业对人均消费、政府支 出、能源消耗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冲击均表现出正向为主的响应,对劳动的冲击表现出负 向响应,而对信息的冲击则表出响应“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