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64篇
公路运输   160篇
综合类   168篇
水路运输   91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4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4 毫秒
51.
林坦 《交通标准化》2015,1(3):42-47
为验证甩挂运输的节能减排效果,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甩挂运输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提出甩挂运输可以通过减少空驶、提高里程利用率、提高燃油效率、利用智能调度技术等手段减少碳排放,同时基于首批甩挂运输试点项目和运行分析系统数据,对甩挂模式和单车模式下的运输效率和碳排放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试点项目的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车运输模式相比,甩挂运输大大提高了车辆运行效率,每吨公里运输成本降低了10%~20%,每百吨公里燃油消耗则降低了10%~30%,首批共节约燃油约12.66万t、减少碳排放约34.56万t。尽管不同甩挂模式的减排机理不同,但节能减排效果均十分显著,可见全面推广甩挂运输将成为推动我国道路运输业向高效、绿色、低碳方向发展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52.
主要研究了当运输时间、中转时间、客户需求和中转集拼货运量四重混合不确定因素服从随机分布时的绿色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运用随机优化理论,以运输成本、碳排放成本和时间惩罚成本为目标,建立混合不确定条件下绿色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通过对各子目标函数权重进行赋值,得出考虑不同成本因素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方案.探讨时间、需求和网络服务能力对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结果的灵敏度分析,发现各成本随时间变动而变化的规律和边际运输成本最小时的服务时间;当货运量形成规模效应后可降低边际运输成本;不同网络服务规模的运输路径优化结果,以及满足客户不确定需求的最小网络配置.  相似文献   
53.
为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发展,倡导绿色低碳施工理念,以碳排放评价作为切入点,开展了超小净距隧道绿色施工优化研究.依托贵州旧屋基原连拱隧道段工程,基于隧道施工碳排放模型,归纳了影响隧道施工碳排放量的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综合分析认为,造成隧道施工碳排放量产生的主要因素为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运作以及建筑材料生产,因此从缩短...  相似文献   
54.
本文通过某轮主机故障案例,阐述了劣质燃油管理的重要性,给出了劣质燃油管理中的科学做法,为轮机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混杂纤维片材拉伸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标准GB/T3354-1999测试了由碳纤维、玻璃纤维和尼龙纤维等编织的不同混杂纤维布和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板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拉伸过程曲线等,分析了混杂比例对干纤维布和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板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C1G和2C1G纤维布相比,1C2G单向纤维布呈现出更为理想的分级破坏形式,应力传递更稳定;在碳、玻璃混杂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板体系中,1C2G复合板延性优越,最大延伸率达1.68%;与碳、玻璃混杂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板相比,含有尼龙纤维的混杂纤维树脂板在拉伸过程中具有下降段,延性效果改善良好,但抗拉强度偏低;环氧树脂在复合材料中进行应力传递和重分配,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整体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56.
杜向琴 《路基工程》2010,(6):130-132
纤维混凝土以其增强、阻裂、增韧的独特优势,在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增强和更新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碳-聚丙烯混杂纤维的"混杂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杂纤维的掺入增加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这种"正混杂效应"来源于两种纤维在不同的结构层次和性能层次上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尺度效应和性能效应,对于纤维混凝土的应用是一个较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57.
肖永清 《天津汽车》2010,(12):14-16
低碳经济促进汽车新材料产业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汽车材料正在向轻量化、节省资源、高性能和高功能方向发展.文章介绍了车用材料与汽车性能的关系,结合汽车材料轻量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轻量化新材料减轻汽车质量的潜力,分析了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利用情况,指出了现代汽车新材料的发展动向,即:钢铁的使用比例下降,铝及塑料等轻量化材料的使用将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58.
李江海 《交通标准化》2010,(15):175-177
目前,用碳纤维加固桥梁的方法已非常普及,但其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是过早地开胶脱落,致使加固失败.近年来,日本出现了一种用"纤维束锚钉"锚固纤维的新方法,该法加固效果良好,可供国内工程项目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59.
提出了1个经济可运作的实时动态节能减碳计算模型,用KPI来评估节能减碳效果,运作方式如下:配备GPS装置之实验车,后端软件自动动态搭配Google Map与路径图资之起讫点(A→B)来回一趟,才量该车之耗油量,由行前预估值、旅行时间、动态交通事件与实际油耗值之误差分析,在实时交通信息协助下选定之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值(含油耗、CO2排放量、道路等级、旅行时间及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费用等)做比较.搜集对应环保路径之路网交通信息数据及交通信息建立历史数据库,配合时速/油耗表完成油耗/碳排放系统数据库,得出实时交通信息占比与油耗预估误差率关系图.   相似文献   
60.
碳纤维结合体外预应力筋加固空心板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桥梁加固技术的发展,各种加固技术已经日渐成熟,然而单靠一种加固方式进行桥梁加固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工程的需求。利用粘贴碳纤维和张拉体外预应力筋复合加固的方式对空心板梁进行加固是一种综合、有效的加固方法。通过真型空心板梁试验,研究碳纤维和体外预应力筋两者相结合的加固机理,为复合加固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