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83篇
公路运输   66篇
综合类   233篇
水路运输   806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毛联  张鹏 《中国海事》2012,(10):53-54
文中从我国航标管理机构参与海上溢油应急反应实践入手,总结了在该工作中的经验和启示,并对比发展需要和发达国家实践提出了加强航标机构溢油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2.
针对岸基条件下舰船操舵系统维修调试的需要,开发了舰船综合导航模拟器。详细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采用C++Builder开发1553B总线控制器通信软件的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软件在舰船运动模拟器中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3.
陈瑜  李经 《船电技术》2012,(2):38-40,43
导航与控制系统是现代鱼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导航原理及在鱼雷导航系统中的应用,为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数学平台的计算准确性,将DSP芯片用于该系统。设计了系统电路和系统程序。通过用DSP芯片对惯性器件的信息进行处理,用可编程器件进行逻辑电路的实现,简化电路,提高系统的运算性能、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4.
张志强 《港工技术》2012,49(3):65-68
基于泉州湾深水航道工程的实践,重点介绍自主研发的、在AutoCAD平台中嵌入全球定位系统(GPS)精确数据的水上施工导航软件及相应成图软件的主要用途和功能,该软件结合了AutoCAD强大的操作功能和GPS系统的实时定位信息,可广泛应用于水上测量、施工定位等作业,能够高效快速地实现施工导航定位并绘制成果图。该软件已获国家版权注册。  相似文献   
115.
王韬  王华峦 《港工技术》2012,49(4):45-47
在正交贴体坐标系下建立长河段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详细阐述模型的主要方程、给定的边界条件、动边界的处理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等.根据广西右江那吉—鱼梁河段的实测资料,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探讨关于长河段航道治理的相关问题,并采用Matlable可视化技术对河道地形进行演示.  相似文献   
116.
建立涵盖天津新港、海河口港区、临海产业区、南港工业区等天津港主要港区的海域潮流二维数学模型,并通过实测潮流、潮位资料进行模型率定。在计算成果与实测资料的误差满足精度要求后,通过潮流数学模型模拟分析项目建设前、后工程附近海区的潮流分布特征,对主要港区和进港航道口门附近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7.
张娜  杨华  严冰  赵洪波 《水运工程》2012,(2):128-133
根据连云港海域的特点,建立能考虑风浪影响的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真实的"韦帕"台风作用下的潮流场和泥沙场进行模拟,力求更合理地反映近岸泥沙运动规律。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流场、含沙量场和航道回淤结果与现场实测资料进行验证,二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在"韦帕"台风作用下的回淤情况进行了预测,给出了航道的沿程淤强分布,为航道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8.
以国内第一条建成、水深最大、通航条件非常复杂的30万吨级人工航道——虾峙门口外人工航道为研究对象,在航道试通航期间,国内首次采用30万吨级实船开展航道适航检验观测研究,并同步进行航槽开挖初期的阶段性回淤观测研究,以13艘30万吨级船舶实时通航参数及10个月监测水深数据为基础,进行了超规范航道设计参数合理性的验证,同时对航道建成后的适应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及安全性进行了多角度分析.经观测研究分析表明,虾峙门人工航道设计参数合理,满足设计船型安全通航要求,航道稳定性及可维护性较好.该研究成果为该航道安全通行、后期维护及通航规则制定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9.
阳建云 《水运工程》2012,(12):89-92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航标工程中勘察与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各设计阶段的工作重点,针对航标工程的性质与特点提出工程勘察设计在资料应用、技术处理、协调配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0.
通过合理的冗余配置惯性导航系统中惯性传感器,充分利用冗余惯性传感器的重复量测值,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初始对准模型。该模型直接利用惯性传感器的量测输出作为观测值,3个姿态角作为状态变量,有效的降低了模型的维数和提高了模型的可观测度,从而保证了初始对准的精度和速度。通过分析表明,初始对准的稳态精度取决于惯性传感器的常值误差。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初始对准模型对准过程中的稳态精度与传统的初始对准模型的稳态精度相当,但是在实时性方面,它能够在5s内使3个失准角同时收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