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1篇
  免费   157篇
公路运输   1332篇
综合类   1310篇
水路运输   336篇
铁路运输   241篇
综合运输   7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了分析弯沉测量结果上的差异,以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2种弯沉测试方法为例,分析了板角弯沉测试时测点偏移对弯沉测试结果的影响,引入了测点偏移影响系数的概念,建立了允许偏移范围内实测弯沉的修正方法。结果表明,测点偏移对弯沉测试结果影响非常显著;测点向板内侧偏移时,2种测试方法均可引入测点纵向和横向偏移影响系数用来修正实测弯沉值,影响系数与荷载向板内移动的距离以及地基板相对刚度半径有关。因此,可以将测点偏移情况下的弯沉测试值转换为标准测点位置的弯沉值,方便了实测数据的统计处理,拓展了弯沉测试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弯沉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962.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现有热拌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的研究成果,结合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特点,确定了疲劳试验的参数,即采用10 Hz半正弦波荷载进行劈裂疲劳试验.基于不同的级配以及不同的水泥含量,选用了5种不同级配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劈裂疲劳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将应力水平与疲劳寿命分别在单对数和双对数坐标上采用线性方程进行拟合.通过对疲劳方程分析表明,对于小应力比作用下,少量水泥所引发的脆性性质难以表现出来,而水泥和沥青的综合胶结作用会增强材料的抗疲劳性能;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与粗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应力比条件下的疲劳性能基本相当,同时发现在2%的水泥用量之内,增加水泥用量不会明显影响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963.
该文简要叙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和检测要点,并通过工程实例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控制总结了经验。  相似文献   
964.
水泥搅拌桩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现行规范中关于水泥搅拌桩在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根据经验提出在设计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65.
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粘结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孙恩杰 《公路》2007,(2):111-115
选择5种常用的防水粘结材料,针对最能反映桥面防水层性能的两项关键指标,即抗剪性能和抗拉拔性能,利用自行研制的室内剪切试验仪和拉拔试验仪,对防水粘结材料、环境温度和沥青洒布量这3个因素对于这两项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为防水层的设计和正确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6.
微表处技术作为国内高级路面养护的一种新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污染小,开放交通快等优点。该文结合微表处技术在杭宁高速公路路面养护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微表处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问题,介绍了施工工艺过程。结果表明,采用MS-3型混合料配比进行现场施工控制是可行的,并通过了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967.
文章结合柳州绕城高速公路AC-13(改进型)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利用SGC旋转压实机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并进行劈裂试验,对AC-13(改进型)沥青混合料的间接抗拉强度进行评价,得出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油石比、老化这些指标的变化与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68.
路基路面结构受交通动荷载重复作用,表现出疲劳特性,并会产生不可恢复的残余塑性变形。通过3组室内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了全风化花岗岩、全风化花岗岩水泥稳定土和土工格室加强等不同路基结构形式的路基路面结构受交通动荷载作用的动力特性,分析了路基路面结构动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得到路基路面结构动应力、应变和永久变形随车辆荷载大小、车辆荷载通过量(对应加载次数)、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试验论证了全风化花岗岩及其水泥稳定土和土工格室加强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评价了路基处理的效果,确定了路基质量控制标准,对高速公路的设计与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9.
CVT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制动过程中发动机反拖制动和CVT速比控制对车辆再生制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低制动强度下仅由电机再生制动、高制动强度下电机与制动器共同制动和紧急制动时发动机参与制动的再生制动策略。对典型工况进行了再生制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CVT速比控制可使电机运行在高效区,从而获得了比传统手动变速混合动力汽车更好的制动能量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970.
为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以获得一种既保持水稳碎石高强度特点,又能最大程度避免反射裂缝,同时也经济可行的大规模路网改造用基层材料,试验中将低剂量(3.5%以下)与加入乳化沥青(2.1%以下,60%含量沥青)结合起来,先通过马歇尔试验选择了2.5%水泥、1.8%乳化沥青的合理用量,然后对其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变形、干缩、水稳定性、劈裂等试验,最后通过试验路验证了其使用功能。试验结果表明:按以上配比加入乳化沥青后,无侧限强度变异性较小,强度代表值与不加沥青时基本相同;水稳定性增加;干缩应变约减少27%,且失水过程减缓;劈裂强度略有降低;长期观测的表面反射裂缝情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