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229篇
综合类   206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1.
主要从混凝土材料的角度,对混凝土电通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水灰比的影响最为直接,但水灰比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粉煤灰的影响比较显著。从微观结构来分析,主要与混凝土中浆体材料的吸附性和孔隙有关,包括毛细孔、凝胶孔、孔隙率、孔结构和孔隙连通情况。从混凝土配合比的角度来看,掺加减水剂时浆体与集料的体积比也是影响混凝土电通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2.
成都砂卵石地层注浆加固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义 《隧道建设》2012,32(5):696-699,718
为了解决成都地铁高富水砂卵石地质条件下,地层注浆加固工艺少、加固效果起伏大的难题,采用室内反复模拟试验,现场实践验证、比对和反馈,对传统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从器械构造、工艺流程、注浆材料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和总结,得出先用聚氨酯封口、再注水泥-水玻璃浆和AB化学浆液的粗细颗粒相结合注浆加固,能大大增强砂卵石地层定向注浆的可靠性和增大浆体注入量,确保注浆加固效果,降低建(构)筑物和管线安全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13.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粗集料形状方面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集料颗粒形状评价,能克服传统测量评价方法中的不足,可更加准确、全面地评价集料颗粒形状。关于数字图像技术在粗集料颗粒形状特征方面的研究,国内起步较晚,大多数是在混合料方面中的应用,对集料的研究少且主要在混合料的内部二维图像结构分析中;国外的研究较早,现在已基本成熟,除了能以单个CCD摄像机为基础进行集料图像二维特征分析外,还能利用3个CCD同时拍摄,直接利用3个方向的数字图像重构集料的三维特征,也成功利用计算机摄影断层技术和激光扫描技术实现了从简单的二维形状描述到三维形状重构,进而对集料颗粒形状特征进行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4.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炉渣集料)具有连续的级配分布、一定的强度性能和潜在的水硬性能,可替代天然集料应用在水泥稳定碎石中.但炉渣集料基本性能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性能的影响尚不明晰.首先,对不同产地炉渣集料的基本性能进行研究;其次,以炉渣集料替代一定比例、同粒径的天然集料,进行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配合比设计,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不同掺量炉渣集料的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强度性能;最后,基于相关性分析,确定炉渣集料基本性能对水泥稳定炉渣碎石击实特性和强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最佳含水率随炉渣集料掺量增加而增大、最大干密度随炉渣集料掺量增加而减小;随着炉渣集料掺量增加,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强度逐渐降低,且水泥稳定干法炉渣碎石的强度高于水泥稳定湿法炉渣碎石强度.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最佳含水率与炉渣集料的吸水率相关性较高;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炉渣集料的密度、吸水率和烧失量呈正相关、与炉渣集料的压碎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5.
为了实现盐侵蚀环境下再生骨料的评价与优选,提升再生混凝土渗透性研究水平,提出基于图像分析原理的再生骨料残余砂浆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手段定位并识别再生骨料表面的残余砂浆,定量分析残余砂浆在再生骨料表面的二维覆盖率,结合二维图像三维重构方法获取再生骨料表面残余砂浆的真实覆盖率。采用不同残余砂浆覆盖率的再生骨料制备再生混凝土,通过电通量法研究残余砂浆覆盖率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图像分析方法测试的3种粒径再生骨料残余砂浆覆盖率符合正态分布,证明图像分析覆盖率数据可靠;当再生骨料粒径为5~10,10~20 mm和20~30 mm时,残余砂浆覆盖率的最小样本数量为46,31和50,变异系数比的波动范围为1±5%。多实验室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再生混凝土电通量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残余砂浆覆盖率越大,其制备的再生混凝土电通量值越高;再生骨料附着的残余砂浆增加了再生混凝土新砂浆-残余砂浆界面过渡区的数量;残余砂浆覆盖率越高,新砂浆-旧砂浆界面过渡区在再生混凝土中所占比例越大,氯离子更易传输到再生混凝土内部;与残余砂浆附着率相比,残余砂浆覆盖率与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具有更高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116.
针对我国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通过采用贝雷法对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矿料级配设计和检验,提出了与之相应的贝雷法检验指标适用范围。研究表明,采用贝雷法对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设计,可使矿料级配达到骨架密实结构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和抗水损害能力,并较好地改善了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级配离析问题和压实度不足问题,满足了湿热地区对沥青路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7.
白沙洲大桥钢桥面铺装修复方案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武汉白沙洲大桥钢箱梁桥面使用现状,对钢桥面铺装结构发生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新型防水粘结材料和界面粗糙化处理技术对桥面破坏部分进行了修复方案设计,对修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8.
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闯民  李宇峙 《公路》2002,(11):86-90
用旋转压实剪切实验机(GTM)设计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和粗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与一般沥青混合料相比,其压实要求高,压实难度大,压实是成功铺筑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的关键因素,从适合的压实限制、压实空间(层厚与集料粒径大小关系)、压实温度和压实作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以防止车辙为主的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  相似文献   
119.
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粒径和拌和机筛网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降低沥青混合料在拌和阶段成本的问题,简要介绍了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粒径和拌和机筛网的选择以及拌和机筛网的孔径选择对拌和机生产效率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例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0.
水泥稳定碎石矿料级配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南方地区湿热的气候条件和满足交通荷载大的两个特点,本文选取现行规范推荐级配范围和调整后的建议级配范围中的5条级配曲线开展了水泥稳定碎石矿料级配优化试验,尝试在满足交通荷载大需要强度大的情况下,确定需要水泥用量最小的最优级配,同时达到改善其干缩抗裂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