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229篇
综合类   206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水泥稳定碎石矿料级配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南方地区湿热的气候条件和满足交通荷载大的两个特点,本文选取现行规范推荐级配范围和调整后的建议级配范围中的5条级配曲线开展了水泥稳定碎石矿料级配优化试验,尝试在满足交通荷载大需要强度大的情况下,确定需要水泥用量最小的最优级配,同时达到改善其干缩抗裂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2.
钢管约束下轻集料混凝土的紧箍效应及强度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钢管约束下核心轻集料混凝土的紧箍效应试验,得到核心混凝土在轴压作用下应力~变形关系曲线及试件破坏形态,重点对轻集料混凝土的紧箍效应及强度准则进行分析研究。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在钢管的约束作用下,轻集料混凝土的延性和强度显著提高,但紧箍效应比普通混凝土小。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三向受压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准则。  相似文献   
123.
该文使用了不同的沥青,不同的集料,交叉配对组成三种沥青混合料,并对其进行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对比试验,深入分析了沥青、集料等因素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4.
针对小区路面压实技术的问题,分析了在路基和路面结构层施工时影响机械压实的几个主要因素。如含水量、压实机械、碾压层的厚度和碾压遍数、集料级配及质量等,并且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5.
集料表面纹理测量的试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测量和评定集料表面纹理状况,以进一步研究集料表面纹理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基于反射式光纤传感法设计了激光轮廓仪,并采用该仪器对6种不同集料的表面纹理进行了直接测量。试验中发现由于集料表面颜色不均匀,导致纹理测量结果失真。通过对集料表面进行镀膜处理,使测量结果反映了集料表面纹理的真实情况,最后分别采用算术平均偏差和平均波长定量评价了集料表面纹理的粗糙度。  相似文献   
126.
用瑞利波波速检测粗粒土路基压实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克超  张永辉 《公路》2004,(4):116-120
提出了一种快速无损检测公路粗粒土路基压实度的新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粗粒土路基的压实度和瑞利波波速有着明确的相关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就可以对压实度进行快速检测。经试验研究,检测精度可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27.
潘健  陆文学 《公路》2003,(4):90-93
京沪高速公路某路段上面层在保持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改性沥青,提高了沥青的路用性能。改性沥青混合科配合比设计、施工装备和施工工艺的改进是提高改性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根本保证,其中尤以改性沥青的制备、配合比试验、矿料级配、沥青及骨科的加热温度和压实成型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8.
为了认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弹黏塑性特性,优化路面结构的设计计算,选用路面常用的骨架密实和悬浮密实2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振动压实成型了Φ150×150 mm标准圆柱体试件,应用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设定不同加载速率(0.5,1,1.5,2,4 mm·min-1),进行简单加载、循环加卸载、抗压回弹模量、徐变和松弛等试验,测试试件的应力-应变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强度、刚度、徐变与松弛等变化规律及加卸载应力-应变特性,研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弹塑性特性,提出改进型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加载速率对试验结果的总体影响小于4.4%(相对误差),且60 min的徐变变形最大为0.03%,14 min的应力松弛最大为6.9%,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黏性极弱,可以忽略不计;每次加载卸载后均有回弹变形和永久变形出现,反映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弹塑性性质,且服从有应力强化的弹塑性固体模型,可以用广义圣维南模型模拟分析;提出的改进型邓肯-张本构模型数值模拟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可以用来分析水泥稳定碎石的应力-应变曲线;0.4σmaxσmax为水稳碎石混合料的破坏强度)对应的割线模量十分接近传统的回弹模量,说明简化的0.4σmax取值法可以用来测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回弹模量;从总体路用技术性能来看,骨架密实型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要优于悬浮密实型。  相似文献   
129.
微表处是一种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外加剂按照合理的比例拌和并摊铺到原路面上.可迅速(1h内)开放交通的薄层结构,其施工要求比较严格。通过对影响微表处施工的因素,如天气、下承层、用水量、矿料级配等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各个因素对其施工的具体影响.对于工程实践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0.
土石混填高路堤作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常采用的一种路基形式,其工后沉降控制已成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难题。建立了交通荷载作用下高路堤动力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车速为100km/h三车道三辆车交通荷载作用下高路堤的沉降规律,分析了土石混填高路堤在其影响下的沉降与循环次数关系,为施工控制沉降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