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0篇
  免费   174篇
公路运输   1182篇
综合类   1756篇
水路运输   597篇
铁路运输   439篇
综合运输   15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介绍预应力梁板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2.
振动沉管碎石挤密桩,通过在地基中形成密实桩体和挤密作用,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加速地基固结,有效地消除液化,提高地基承载力。碎石挤密桩技术可靠,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约投资,工程进度快。  相似文献   
163.
以集装箱装卸设备采购工作为例,探讨项目管理中的约束条件(范围、费用、时间)与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4.
方新雨  曾辉 《公路》2007,(11):94-100
结合常武路路面白改黑施工实践,介绍了橡胶沥青在改造项目上的应用,重点在其材料与结构特性上加以分析、研究与总结,以便正确指导施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顺利完成本项路面改造比较特殊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5.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风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风险的各种风险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建立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风险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6.
通过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公路工程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7.
高速公路项目的施工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安全。鉴于此,从参与方、材料、设备、环境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影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为高速公路的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刘伟 《交通标准化》2014,(10):80-82,86
近年来我国公路修筑技术有了很大提升,然而随着现行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的日益完善,对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在我国高等级公路的施工中,二灰碎石基层是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二灰碎石基层属于半刚性路面,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整体性能以及承载力高、耐久性好、强度高、造价较低、材料易选、易于施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鉴于此,对二灰碎石基层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9.
Abstract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eoretical, as well as methodological. It reviews previous studies of visual impact and reports research by the author on people's evaluation of the appropriateness of different man‐made facilities in different coastal‐area contexts and other environments. In this study, subjects were asked to react to slides developed through the use of landscape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to simulate the appearance of a building in the landscape, while systematically varying the visual relatedness between the two. Specific interest centered on the variable of congruity vs. contrast between the appearance of the building and its landscape context, manipulated by co‐varying the attributes of color and size to create a five‐point scale of contrast/obtrusiveness. The hypothesis was that judgments of appropriateness, and to a lesser extent judgments of liking, would vary inversely with level of contrast. The role of two further variables, 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e building in its setting,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setting itself,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author reviews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volved where subjects respond to visual stimuli for purposes of judging change in visual quality. These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clude: stimulus‐selection and problems of simulation, choice of response measures, and choice of respondents, and the treatmen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author calls for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ed scales and indices such as “perceptually‐relevant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icators.”  相似文献   
170.
高铁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处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湿陷性黄土隧道工程特点,结合宝兰客专客运专线王家岔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加固处理的工程实例,阐述了洞口和洞内两种施工工艺不同的水泥土挤密桩施工方案,分析了隧道内水泥土挤密桩施工对其它工序的干扰和对工期的影响,以及施工振动对初支结构和围岩稳定的危害,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