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0篇
  免费   239篇
公路运输   1367篇
综合类   831篇
水路运输   560篇
铁路运输   418篇
综合运输   6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1 毫秒
491.
低碳理念在城市综合交通工程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指出,由于与交通相关的碳排放量在碳排放总量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道路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应用低碳的设计理念。接着,从规划先行、"公交优先",以及交通工程设备、材料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92.
结合四川在建的新民岷江特大连续刚构桥工程实例,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初始缺陷,对该桥最大悬臂施工状态下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得到了该状态下结构的稳定系数、屈曲模态和墩底截面的极限承载力,并提出了大桥施工过程中加强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93.
框架-复合墙结构是以框架和密肋复合剪力墙共同承担水平地震作用的新型组合式双重抗侧力体系,合理计算弹塑性阶段框架与复合墙的内力是决定大震下结构体系安全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6榀典型密肋复合墙试验数据,建立了复合墙体指数式刚度退化模型,量化了墙体在各变形阶段的刚度退化系数.在对比复合墙与框架、混凝土墙、砌体墙刚度退化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复合墙刚度退化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弹塑性阶段框架-复合墙结构地震内力的实用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算例讨论了结构内力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弹塑性阶段,框架与密肋复合墙刚度退化速度比值呈非线性关系,框架分担总地震剪力的比例增加,但其绝对剪力值增加幅度并不明显;考虑弹塑性阶段复合墙的刚度退化,更好地符合了地震下框架-复合墙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494.
采用静电纺丝法与无皂乳液法相结合制备了稀土配合物/聚合物复合纳米纤维Eu(DBM)3Phen/PS.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FS)等,对纤维的形貌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S浓度的增加,所制备的纤维直径逐渐增大,纤维的发光强度也逐渐递增,荧光寿命逐渐增长.  相似文献   
495.
鉴于预应力钢-混叠合梁结构自重轻、易操作、投资少的优点,结合工程实例.对其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作一介绍,可为其有越来越多的工程应用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496.
刘荣 《交通标准化》2010,(1):112-115
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或底基层。结合某工程实例,详细阐述水稳碎石基层的施工要求、施工准备、工艺流程、施工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标准等,可供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97.
将老路沥青面层和三渣基层铣刨的旧料与一定比例的新集料,冷拌出满足路用性能的水泥稳定沥青三渣混合料.应用到拓建道路底基层中,可形成刚柔相济的路面结构层。  相似文献   
498.
杨晓华 《隧道建设》2014,34(8):721-730
依托兰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区间试验段工程,对砂卵石地层中双洞地铁隧道盾构选型和地层变形进行研究。引入盾构扭矩和推力的数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应用于现场工程施工和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中,分析了双洞隧道先后施工时,地层沉降槽的范围、特征、变化规律以及开挖引起的横向和纵向水平方向上地层位移影响范围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1)越接近地表,隧道先后开挖对沉降槽的扰动效应越弱; 2)由两隧道同向先后施工引起的地层最终沉降槽非对称特征明显; 3)水平向地层的扰动效应叠加,地层易出现剪切变形,需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4)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所采取的施工工法合理,施工沉降总体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99.
碳纤维结合体外预应力筋加固空心板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桥梁加固技术的发展,各种加固技术已经日渐成熟,然而单靠一种加固方式进行桥梁加固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工程的需求。利用粘贴碳纤维和张拉体外预应力筋复合加固的方式对空心板梁进行加固是一种综合、有效的加固方法。通过真型空心板梁试验,研究碳纤维和体外预应力筋两者相结合的加固机理,为复合加固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0.
以某桥梁工程为例,通过定量分析人材机单价变化对桥梁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同样的分析手段,建立路基、路面、隧道的预测模型,作为指导今后工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