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7篇
  免费   175篇
公路运输   911篇
综合类   1107篇
水路运输   814篇
铁路运输   563篇
综合运输   1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91.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锚杆锚固施工技术在边坡和隧道加固工程串得到了广泛应用。实践证明,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不仅可行、而且非常有效,使高速公路工程中的锚杆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提高。为此,了解和控制锚杆的锚固质量,开发一种能高效、准确地检测锚杆锚固质量的无损检测方法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92.
根据结构在损伤前后其固有频率的变化能够反映出结构的损伤信息这一特征,以洛河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在考虑无噪声和有噪声两种情况下分别对钢板梁桥整体损伤程度进行识别与诊断的研究.通过利用ANSYS软件提取出该桥在损伤前后的固有频率,并将其变化率作为网络的输入向量对网络进行训练,同时将该桥固有频率的实测值作为网络模型的测试向量,从而对钢板梁桥整体损伤程度进行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393.
主要介绍了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类型及结构、性能特点和用途,提出了橡胶支座生产和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394.
研究了利用测量稳态柔度矩阵来识别结构损伤的理论方法 ,通过较少的测量点对高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校正来识别结构损伤 ,从而避开模态选择、模态截断等情况的发生 ,为结构振动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5.
根据地铁运行电流,启动电流和故障电流的特点,电流微分增量保护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流增量的分离效果和电流变化率di/dt与电流净增量的检出精度,一般的检测手段和分离方法存在着抗干扰能力差和检出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利用小波变换检测浪涌电流,据此提取电流净增量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仿真证实这种方法可行而有效,且明显优于其它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96.
沥青路面水损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沥青路面水损害问题,运用轴对称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等级轴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层间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将造成路面层间的严重冲蚀,导致沥青与集料过早剥离而诱发水损害,而超载将加速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397.
结合元磨高速公路某土建合同段路基土方施工时质量控制的实践,简要介绍影响路基施工时压实效果的因素,着重分析现场试验检测时因标准取值方法的不同、操作误差等影响压实度检测结果的原因,提出在压实质量检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8.
系统地对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在容许荷载作用下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橡胶支座内部橡胶与钢板结合部位的应力集中特点,分析了橡胶支座裂纹萌生的扩展情况,初步建立了简单的损伤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了橡胶支座损伤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99.
动车组关键部件安装状态图像检测系统(SEDS)以图像自动识别技术为核心,采集动车组关键部位(闸片及其附件、裙板三角锁、底板螺栓等)可视部位图像,自动检测动车组关键部位的安装状态,对关键部位安装状态的异常图像进行预警。文章还对安装在南昌西动车所出入库咽喉处的SEDS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00.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具有识别岩体损伤位置、程度和大小以及破坏进程的优势,以新建京张高速铁路八达岭长城站大跨度过渡段隧道为研究对象,在隧道地表与洞周布设微震测点,实现立体式、全方位的微震事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围岩损伤区分布特性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微震事件分布密度,可将微震事件分为高密度区、中密度区和低密度区;微震事件累计分布频率为60%的边界可作为高密度区与中密度区的交界,累计分布频率为80%的边界可作为中密度区与低密度区的交界;微震事件高密度区对应为围岩高损伤区,围岩高损伤区受围岩级别和隧道跨度的双重影响,给出基于这2个参数的隧道不同位置处围岩高损伤区深度预测公式;围岩损伤程度采用微震事件的平均矩震级参数标度;围岩损伤区深度与围岩变形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及阶段性。基于围岩高损伤区深度,进行预应力锚索(杆)设计,结合围岩变形结果,验证了锚索(杆)设计参数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