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篇
  免费   182篇
公路运输   472篇
综合类   251篇
水路运输   293篇
铁路运输   239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以双联井架作业方法为指导,对目标深水钻井船上完成此种作业方法所需的双联井架作业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阐述和对比分析。重点对双联井架作业系统结构设计的各种工况和有关载荷进行剖析,优化作业工况下不同工序的载荷,提出井架和钻台设计的最大组合载荷;分析作业系统的钻台和井架布置规划,以及深水钻井船通航过桥高度限制引起的井架设计方案。最后,基于作业系统各子系统分析和优化研究的结果,提出目标双联井架作业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总体解决方案,作为深水钻井船开发船型的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972.
块石深水精确抛填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国内外块石深水精确抛填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块石水下实时抛填测控系统和深水抛填装备。通过测试和断面复测,该技术的抛石高程数据和平面位置偏差均控制在规范要求以内。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对工况适应性强,可高效作业。  相似文献   
973.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潮周期内回淤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潮周期内航道回淤量是一个随潮动力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量。确定深水航道的回淤量的潮周期内分布特征,将有助于合理安排航道的疏浚,减少不必要的疏浚船方。采用适用于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回淤量计算模型,基于实测航道近底层的水文观测资料,获得了潮周期内的航道回淤量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得到航道回淤量主要发生在中小潮期间,而大潮期间动力较强冲刷明显、近底层泥沙浓度高,但形成的回淤量较小的结论。这一结论通过枯季近底层实测的水、沙及地形冲淤变化过程资料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74.
建立水润滑动静压阶梯腔尾轴承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建好的模型导入到AnsysWorkbench软件中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主要研究不同腔角和腔深对船舶尾轴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3种腔角的尾轴承应力、应变和位移情况发现,当腔角是20°时,尾轴承的力学性能最优;合适的腔角比例能有效的改善尾轴承的力学性能,当深浅腔的腔角比例是1:4时,此时力学性能最佳;尾轴承两腔的腔深差距不能过大,保持过渡平缓,当深腔腔深为1.6mm,浅腔腔深为1mm时,轴承的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975.
丁国洪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68-171,I0018
目前,抽灌一体化设计在基坑降水领域的应用仍属于探索阶段。以上海市首条市域铁路浦东机场站深基坑工程为例,其紧临上海磁浮线,桩基沉降需控制在2 mm以内,为减小基坑降水引起的坑外重点保护建筑的沉降,基于沉降控制的回灌技术运用于该基坑工程中。现场试验监测资料表明,采用坑外回灌效果明显;常压下,单井回灌量约为单井出水量的1/3;对于悬挂式止水帷幕,绕流作用明显,水位下降幅度可达50%以上,但超过一定深度后,绕流效果出现拐点,抽灌一体化可应用于控制降水引起的沉降。  相似文献   
976.
本文以澳门某堆填区项目为依托,基于深厚软土层,以新建大堤根部高桩承台结构为对象,运用三维有限元软件PLAXIS3D分析新建大堤及后方堆载对高桩承台结构变形及内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土体本构模型、弹性模量及桩基斜度对结构的影响。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7.
周维宝 《隧道建设》2019,39(Z1):392-397
为解决深基坑工程多道混凝土支撑拆除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研究人工、绳锯、液压劈裂3种组合截断、拆除混凝土支撑的方法,总结出一套多设备多方法配套作业的高效支撑拆除方法;介绍组合方法、设备配套施工流程、技术要点,通过结构承载能力计算分析说明组合方法拆除支撑的可行性; 依托项目进行实施,对经济工期效果进行验证,应用人工、绳锯、液压劈裂组合方法进行多道混凝土支撑拆除高效性、经济性良好,较单一截断方法工期缩短90%; 单根支撑截断费用约0.96万元,相比绳锯切割费用14.1万元节约显著。  相似文献   
978.
为解决围岩劣化所导致的深埋老黄土隧道初期支护破裂问题,以蒙华铁路阳山隧道深埋老黄土围岩劣化初期支护破裂段为工程依托,通过补勘、数值分析、应力监测等手段对深埋老黄土及围岩劣化工况的支护受力特征作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在原围岩参数工况下,喷射混凝土全环受压,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受力较大,最大压应力位于拱顶,同时上台阶拱脚有较大剪切应力; 2)在围岩劣化但未形成连续滑移面的工况下,上台阶的弯曲压应力显著增大,最大压应力仍位于拱顶,且上台阶拱脚处易发生压剪破坏; 3)在围岩劣化且形成连续滑移面的工况下,最大剪切应力与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位置--滑移体与衬砌接触的上部边界,此处易发生压剪破坏且位置随着破裂滑移面的变化而变化,分布范围在上台阶拱腰至拱脚处。  相似文献   
979.
深圳市桂庙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与下卧深圳地铁11号线平面共线长达3 km。为解决上方基坑开挖过程中引起的下方既有地铁运营盾构区间上浮变形问题,在施工期对下卧盾构区间隧道进行长期自动化监测的基础上,结合数值分析计算,确定下卧地铁盾构区间产生上浮变形的原因。在对比分析开挖工况、地质条件、结构施工和开挖范围及长度等因素对盾构隧道上浮变形影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施工上浮控制经验,提出三重高压旋喷桩和三轴搅拌桩地层加固、调整结构施工工序并采用分幅施工方案、提前施作竖井+抗浮板+抗拔桩等地铁盾构区间上浮变形控制措施。现场实践表明,竖井+抗浮板+抗拔桩措施对地铁上浮控制十分有效,能够确保基坑施工期间下卧地铁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980.
本文通过结合某公路高填方路基施工实例,同时结合笔者工程实践经验,分析本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同时系统总结出该工程所采取的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