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49篇
公路运输   143篇
综合类   289篇
水路运输   51篇
铁路运输   62篇
综合运输   6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We study how to estimate real time queue length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using intersection travel times collected from mobile traffic sensors. The estimation i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critical pattern changes of intersection travel times or delays, such as the discontinuities (i.e., sudden and dramatic increases in travel times) and non-smoothness (i.e., changes of slopes of travel times), indicate signal timing or queue length changes. By detecting these critical points in intersection travel times or delays, the real time queue length can be re-constructed. We first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Queue Rear No-delay Arrival Tim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non-smoothness of queuing delay patterns and queue length changes. We then show how measured intersection travel times from mobile sensors can be processed to generate sample vehicle queuing delays. Under the uniform arrival assumption, the queuing delays reduce linearly within a cycle. The delay pattern can be estimated by a linear fitting method using sample queuing delays. Queue Rear No-delay Arrival Time can then be obtained from the delay pattern, and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queue lengths of a cycle, based on which the real-time queue length curve can also be constructed. The model and algorithm are tested in a field experiment and in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22.
带转向延误的非对称多模式用户平衡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在网络建模中更精确地反映交通网络和出行行为的复杂特征,从多模式用户平衡原理出发,综合考虑多模式和转向延误因素以及不同模式、路段和转向之间的非对称作用,利用变分不等式理论建立了带转向延误的非对称多模式用户平衡模型,并在精简对角化算法的框架内设计了求解算法。该模型集成了交通网络的诸多特征,且能直接刻画转向延误与转向流量之间的互动关系,避免了传统扩展网络法的缺陷。算例表明:该模型及其算法对问题的描述与求解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3.
在对现有线控制模型和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按照概率思想求解相位差参数的策略。论文确立优化相位差的目标为通过车流在主干道上的停车次数和停车延误最小。建立相位差概率模型时,着重考虑4个影响因素:路段上车流行驶速度不均匀性,主干道上下行流量不均衡现象,相交道路上的转弯车流,短连线上的车辆排队约束。最后,论文用实际算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4.
基于新型Smith预估器的网络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针对网络时延和被控对象时延的新型Smith预估器,以便有效地抑制网络时延对网络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该预估器不包含网络时延预估模型,无需对网络时延进行在线测量、估计或辨识,适用于网络时延为随机、时变和不确定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时延大于1个乃至数十个采样周期的情况下,基于该新型Smith预估器的网络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且具有良好的动态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5.
在理解域名解析系统(DNS)的基础上,阐明了在当前网络应用中DNS系统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如不支持数据的移动和复制,负载不均衡等.本文设计了全新的名字解析映射系统来克服这些缺陷,并把它应用在一体化网络中.该名字解析映射系统采用三层重叠网络结构:中继层、实现层和维护层,中继层控制用户接入,实现层和维护层协同工作,实现名字的解析映射.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克服了域名解析系统存在的缺陷,将在一体化网络的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在列车运行图中加入合适的缓冲时间对减少列车晚点和晚点传播而言很重要。为寻找缓冲时间的合理取值,以某一列车的源发晚点造成其后续列车继发晚点的总时间为评价指标,将列车源发晚点分为进站晚点和出站晚点两个部分来进行讨论。作者分别描绘了在这两种情况下评价指标随缓冲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寻找曲线变缓的临界区段来确定缓冲时间的合理取值情况。假设进出站时发生源晚点的第一列车的晚点概率服从负指数分布,研究表明在进站情况下,缓冲时间的合理取值只与具体的车站晚点参数有关,并随其增大而减小;在出站情况下,缓冲时间的合理取值与车站晚点参数的关系不大,而与最小列车间隔时间的大小有关,并随其增大而增大。综合进出站情况,取列车在一个车站出发情况与在下一个车站到达情况的两个缓冲时间合理取值的较大者为最终缓冲时间的合理取值。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诱发电位的主要检测参数潜伏期变化的估计测定方法:广义相关时间延迟方法、处适应时间延迟估计方法和自适应相位谱时间延迟估计方法,并分析了动态跟踪潜伏期时变规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
基于混沌理论的铁路客货运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混沌理论的相空间重构方法,分析与铁路运量相关的12组时间序列,分别计算它们的嵌入延迟时间、嵌入维数、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等混沌统计量,并以此为依据判断12组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结果显示:铁路客货运量及周转量不具有混沌特性,对应的4组时间序列不是混沌的;铁路客货运量、周转量的增量及增长率都具有明显的混沌特性,它们对应的8组时间序列是混沌的。在识别是否混沌的基础上,应用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预测方法,对铁路客货运量、周转量进行预测检验及预测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29.
针对道路改扩建工程,在分析施工区总费用的基础上,通过对交通流运行特征的研究,对车辆通过施工区所产生的各种延误分别进行推导,建立了由施工费用以及车辆延误费用构成的总费用函数模型,得到了道路改扩建工程中不同施工组织条件下最优施工区长度计算公式。微观仿真研究示例表明,最优施工区长度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正确性。有效指导道路维护部门的施工作业,起到节约社会总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Most of current wireless packet scheduling algorithms aim at resource allocation as fairly as possible or maximizing throughput. This paper proposed a new packet scheduling algorithm that aims at satisfying delay requirement and is the improvement of earliest due first (EDF) algorithm in wired networks. The main idea is to classify the packets based on their delay bound, scheduling the most "urgent" class of user and the users that have the best channel condition with higher priority. This algorithm can easily integrate with common buffer management algorithms, when buffer management algorithm cannot accept new arrival packets, try to modify scheduling policy. Packet scheduling algorithms in multiple bottleneck wireless networks were also discussed. A new variable multi-hop factor was defined to estimate the congestion situation (including channel condition) of future hops. Multi-hop factor can be integrated into packet scheduling algorithms as assistant and supplement to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in multi-bottleneck wireless netwo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