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27篇 |
免费 | 68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317篇 |
综合类 | 3503篇 |
水路运输 | 2961篇 |
铁路运输 | 2764篇 |
综合运输 | 4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262篇 |
2021年 | 396篇 |
2020年 | 400篇 |
2019年 | 244篇 |
2018年 | 229篇 |
2017年 | 276篇 |
2016年 | 270篇 |
2015年 | 387篇 |
2014年 | 929篇 |
2013年 | 666篇 |
2012年 | 1212篇 |
2011年 | 1174篇 |
2010年 | 916篇 |
2009年 | 905篇 |
2008年 | 890篇 |
2007年 | 1154篇 |
2006年 | 1057篇 |
2005年 | 719篇 |
2004年 | 437篇 |
2003年 | 314篇 |
2002年 | 222篇 |
2001年 | 207篇 |
2000年 | 130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针对客车上水溢流存在的问题开发了客车上水溢流控制装置。该装置分为车上和车下两部分。车上部分包括流量调节装置和液位显示控制仪,车下部分主要包括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控制箱。并对该技术的改造方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2.
943.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仿真是研究列控系统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采用多分辨率建模理论,能够准确建立列控系统仿真模型,而多分辨率模型描述是多分辨率建模理论研究的基础环节。针对列控系统结构明确、仿真分布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分辨率模型描述方法,该方法将多分辨率建模与多分辨率仿真进行区分,提出了多分辨率模型域的概念,从而在仿真过程中,不同分辨率模型结构可以实现动态切换且不影响仿真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维护模型间以及模型与仿真系统的一致性,设计了接口模型,以此解决了模型分辨率切换的数据正确性问题。对列控系统运行的简单过程进行了建模,通过仿真可以看出该方法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944.
针对列控中心(TCC)控制的区间方向电路存在的一致性问题,通过采用故障预防、故障控制的方法,对区间方向电路形成闭环的检查,确保区间方向的一致性,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区间方向电路可用性,减少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5.
李远刚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4,11(5):77-79
以瑞士勒奇山铁路隧道自动化系统为例,介绍在隧道发生灾害时,隧道自动化系统与信号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结合控制方式,由此引申探讨和研究未来我国铁路隧道自动化系统与CTCS结合配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46.
先分析捣固装置升降控制电路原理,然后根据电液比例阀平稳换向提出的要求,对现有的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并应用matlab软件搭建电液比例阀控液压缸升降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捣固装置升降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947.
周东卫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4,(12):40-45
在高速铁路CP0基线解算过程中,需要将IGS参考站作为起算点,当起算点坐标出现误差或兼容性较差时,将导致整个框架控制网基线向量解产生系统性旋转和尺度变化,因此必须对起算点坐标的允许精度进行研究。介绍起算点误差传播与影响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起算点误差对基线解算的影响程度,通过设计不同解算方案采用工程测量数据对起算点坐标的允许精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GAMIT软件进行CP0框架控制网解算时必须严格控制起算点坐标的误差,起算点点位坐标精度最好控制在10 cm之内;当起算点坐标误差达到20 cm时,各基线分量的解算结果的精度在毫米级的量级;当起算点坐标误差达到2 m时,基线解算结果不可靠,不满足高精度解算要求。 相似文献
948.
针对施工中现浇箱梁短束预应力钢绞线实测伸长值超出现行公路桥涵规范中±6%的规定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论证,并探讨了在施工中加强控制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49.
黄韩侯铁路纵目沟特大桥5#墩为105 m新型曲线柱板式空心高墩,也是国内铁路首次采用曲线柱板式设计。主要介绍了新型柱板式空心超高墩施工方案选取,墩身液压爬模工艺、线形监测控制及混凝土养护等关键技术,同时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提出了建议,可为同类桥梁墩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0.
李华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3,(1):50-52
小间距叠交盾构隧道施工主要面临后建隧道对先建隧道结构的影响和因地表沉降叠加引发沉降过大两大问题。文章结合工程特点,采用了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相结合,从新增管片注浆孔内注浆加固,先建隧道内增加纵向连接槽钢或米字型钢支撑和信息化监测等施工控制技术措施。从施工效果来看,这些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管片的变形和地表沉降,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