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84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54篇
铁路运输   50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陈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4(8):99-102,112
为了解决隧道间相互交叉、隧道与其它地下建筑的穿插重叠等问题,采用双圆质构可以在较为狭小的地下空间穿越,节省地下空间,同时也可避免设置联络通道,减小施工风险.通过分析双圆盾构机发生偏转的机理,制订了相应的纠偏措施,并结合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云山路站——金桥路站双圆区间隧道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双圆盾构施工中的纠偏控制措施,并...  相似文献   
102.
将货物、车体和摇枕作为1个系统,基于弹簧悬挂装置垂向受力的变化,提出货车垂向平稳性评价指标。运用建立的货车在曲线上运行时的垂向平稳性模型,以C64k敞车为例,研究4种典型装载工况下重车重心高、货物重心横向和纵向偏移量与货车通过小半径曲线时垂向平稳性的关系。研究表明:用作用在每个弹簧悬挂装置的垂向载荷变化判定货车运行的垂向平稳性,可更直观描述货车装载工况对车辆垂向平稳性的影响;对货车的垂向平稳性影响以货物重心的纵向偏移量最大,而重车重心高度的影响最小;计算结果为确定合理的重车重心高度以及货物重心横、纵向偏移量的限制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大型框架桥在顶进时期的外力分析,结合土体承载力小于100 kPa软弱地层顶进过程发生高程极端超标的工程实例,利用图表预测分析不同约束条件,不同受力工况,推理顶进施工偏差原因,归纳顶进施工常用的纠偏方法,并提出大型框架桥在软弱地层顶进过程有效控制高程产生较大波动的几种纠偏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4.
对国内某地铁工程验收变压器过程中存在的变压器额定容量偏差问题进行分析。根据目前规范中相关理论依据,得到验证变压器容量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案例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简单、准确地验证变压器铭牌容量与实际容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5.
列车运行图均衡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列车运行图的均衡性评判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偏差和偏差离差作为衡量列车到发均衡的两上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6.
在分析全液压转向结构与转向偏差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线控液压转向系统以实现车辆转向同步,消除转向偏差;针对现有方法确定的期望转向曲线可跟踪性差而无法实现转向同步,提出一种基于转向效率的期望转向曲线及其可行域确定方法,以最大、最小转向效率对应转向曲线为期望转向曲线可行域的上、下边界,确保期望转向曲线的可跟踪性;针对系统扰动不确定性及油液泄漏非线性,基于组合趋近律滑模控制,并引入饱和函数代替符号函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控制系统的抖振;由于组合趋近律增益自适应性不足,导致车轮转角及角速度发生变化时,存在系统动态响应能力差的问题,通过分析车轮转角、角速度与趋近律增益的关系,制定了基于车轮转角及角速度的模糊规则表以自适应调整趋近律增益,实现增益模糊滑模控制,进一步提高油液补偿自适应能力和线控液压转向系统的鲁棒性;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转向效率的期望转向曲线均具有良好的可跟踪性能;增益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及控制精度,可有效地消除转向偏差,实现线控液压转向系统的同步转向。  相似文献   
107.
张鹏  李志宏  曾聪  马保松 《隧道建设》2017,37(9):1120-1125
为了研究曲线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通过分析拱北隧道管幕工程曲线顶管现场实测数据,得出曲线顶管地表沉降槽的偏移曲线;在现有Peck和Loganathan地表变形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考虑曲线顶管与隧洞的相对位置对沉降槽偏移量的影响,得出经过沉降槽偏移修正的Peck和Loganathan地表变形预测公式。结果表明:1)曲线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槽曲线表现为非对称,最大沉降点可能出现在轨迹弯曲内侧,也可能偏向外侧;2)曲线顶管与隧洞相对位置引起的土体损失变化是造成沉降槽偏移的主要原因,相对位置与顶管穿越地层性质、顶进力、注浆压力和轨迹曲率半径等因素有关;3)修正的Peck公式可以较好地反映砂层和淤泥质土层中曲线顶管施工地面沉降槽偏移效应和最大沉降量。  相似文献   
108.
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水上沉桩偏位的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象、船机设备、水下障碍物、人员责任心和经验、测绘仪器的误差、过往船只,等等。针对其中影响桩跑位和桩倾斜的主要原因,即:1)起帽后桩倒伏大;2)桩架不垂直;3)碎石层上沉桩;4)挖泥泥面起伏大,总结出一套控制水上沉桩偏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对于以柴油发电机组为主要电源的独立小容量电力系统,负载的脉冲功率特性将导致系统电压波形严重畸变和频率剧烈波动,干扰其它负载工作,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甚至引起系统保护跳闸.本文在系统交流频率、电压相对偏差率和直流电压波动率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非线性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当脉冲负载工作占空比低于0.4时,系统非线...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某船用增压锅炉过热器结构复杂的特点,用PRO/E建立了过热器内蒸汽空间的整体三维模型,选择更合理的边界条件,以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和标准的k—ε双方程湍流模型为数学模型,对不同结构参数的过热器蒸汽流场分别进行了整体三维数值模拟,直接得到并联各管蒸汽质量流量分配规律。分析、归纳并验证了影响流量偏差的各种结构因素。计算结果表明,该型过热器采用细密管束沿集箱轴向均匀进汽,并将第二、三流程沿炉膛宽度方向分隔成三部分的特殊结构,能显著减小各部分的流量偏差与热负荷偏差,并利用倾斜挡板减缓了集箱腔体内沿流向的静压下降幅度,使流量偏差与炉膛热负荷分布保持一致。挡板形状和流程布置方式有利于减小过热器管束的壁温差异。当保持过热器的其它结构特征(流程布置方式、挡板型式、管束引入引出方式和位置等)不变时,流量分配不均匀性取决于单位集箱长度上的支管总横截面积与集箱横截面积之比,以及支管平均长度与集箱长度之比两个参数,前者越小,或后者越大,则支管流量分配越均匀。计算方法和结果对于过热器结构优化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为建立流量偏差同结构参数之间的通用性关联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