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84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54篇
铁路运输   50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Day-to-day variation in the travel times of congested 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is a frustrating phenomenon to the users of these networks. These users look pessimistically at the path travel times, and learn to spend additional time to safeguard against serious penalties that await late arrivals at the destinations. These additional expenses are charges similar to the tolls in system equilibrium flow problem, but may not be collected. With this conjecture, the user equilibrium (UE) formulation of congested network flow problem would lack some necessary factors in addressing appropriate path choices. This study, following a previous work proposing pessimistic UE (PUE) flow, aims to show how to measure this additional travel cost for a link, and investigates how different is PUE from UE, and when such differences are pronounced. Data are collected from the peak-hour travel times for the links of paths in the city of Tehran, to estimate the variance of travel times for typical links. Deterministic functions are obtained by calibrating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daily variations of link travel times, and probabilistic functions by the technique of copula. UE and PUE traffic assignment models are built and applied to three large cities of Mashhad, Shiraz, and Tehran in Ir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imated flows by PUE model replicate the observed flows in screen lines much better than the UE model, particularly for longer trips. Since PUE is computationally equivalent to UE, this improvement is attained virtually at no cost.  相似文献   
72.
路面平整度均方差指标与行车舒适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研究路面平整度均方差指标与路面状态之定量关系的基础上,结合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所产生的振动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分析研究了路面平整度均方差指标与行车舒适性之间的关系,得出平整度指标与行车舒适性之间具有一定关系,但是平整度指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行车舒适性的优劣.  相似文献   
73.
采用能量法分析了在交叉平面连接方式下零件尺寸偏差、夹具尺寸偏差及零件几何性质对装配尺寸偏差的影响,并提出了零件与夹具的偏差敏感度因子的概念。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偏差不仅是零件自身偏差和夹具偏差共同作用的结果,还与零件及夹具的敏感度有关;零件及夹具的敏感度因子由零件的材料、宽度及厚度共同决定,与零件的长度无关。  相似文献   
74.
集料表面纹理测量的试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测量和评定集料表面纹理状况,以进一步研究集料表面纹理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基于反射式光纤传感法设计了激光轮廓仪,并采用该仪器对6种不同集料的表面纹理进行了直接测量。试验中发现由于集料表面颜色不均匀,导致纹理测量结果失真。通过对集料表面进行镀膜处理,使测量结果反映了集料表面纹理的真实情况,最后分别采用算术平均偏差和平均波长定量评价了集料表面纹理的粗糙度。  相似文献   
75.
高速公路车速离散性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及车速管理研究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对高速公路的车速标准差和亿车公里事故率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二者的关系模型,模型表明车速分布越离散,事故率越高,从而为高速公路的车速限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中国14条高速公路的地点车速调查数据,对15%位车速、85%位车速与单圆曲线的曲率变化率CCRs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85%位车速与CCRs的回归模型以及15%位车速与CCRs的回归模型,利用这些模型提出了合理的基于交通安全的车速限制建议值。  相似文献   
76.
某高速公路高架桥位于半径较大的圆曲线上,桥梁采用弯桥直做设计,经过近两年营运,位于圆曲线中点附近五跨一联的梁体出现了横向偏移.文章介绍该高速公路桥梁体移位的情况,对梁体移位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介绍了偏移梁体处治方案.处治效果表明,处治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7.
通过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桥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应力测试,分析其预应力损失的原因,研究混凝土箱梁中的预应力变化规律;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估计出长索对预应力损失影响较大的管道偏差系数k。  相似文献   
78.
对钢绞线张拉理论精确伸长量和预应力损失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在几个施工现场进行钢绞线逐级张拉试验,得出在较高锚下应力度下,实际摩阻损失与锚下应力大致呈线性规律变化。通过设置线性起始点偏差的阀值,来分析不同长度钢绞线的合理初应力起算点。通过分析伸长量偏差与预应力损失偏差的比值,初步得出伸预率比与钢绞线长之间的线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9.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摩阻参数识别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摩阻损失测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了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在现场对某一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管道摩阻进行测试。根据实际测试结果采用最小二乘原理识别管道摩阻系数μ和偏差系数k,分析了测试方法的合理性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综合有关文献分析了管道摩阻系数μ的取值情况,认为对管道摩阻损失计算影响较为显著的系数μ值的离散性较大,实际测试结果一般偏大并有超过规范取值的现象。现场应尽量进行管道摩阻测试以决定μ的取值。最后对管道摩阻损失测试方法提出了一些必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
地铁车辆限界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地铁车辆限界的计算过程和计算工况,以及计算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