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103篇
公路运输   347篇
综合类   219篇
水路运输   183篇
铁路运输   184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新型的无底大直径圆筒结构以其可直接嵌入地基而无需开挖的优势,在港口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设计中采用经典的水工结构的稳定计算模型,导致一些实际工程出现了失稳破坏。基于沉入式大圆筒的工作机理,文中对传统稳定计算模型中结构倾覆转动点仅在基底的假设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吻合无底大圆筒结构并同时考虑水平位移、竖向位移、转角以及结构倾覆转动点随埋置深度变化的稳定性计算模型,基于临界破坏的模式,推导出了大圆筒的变位方程。该方程可以求得具体工况下竖向位移、水平位移、转角以及倾覆点高度。通过算例及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2.
为了得到不同工况对深层爆破挤淤抛石堤的位移影响方向及程度,通过工程实例,采用针对性深层侧向位移监测,得出了对抛石堤影响最不利的工况及各种工况下的位移规律。对保证围堤稳定及满足临时或永久性围护建筑施工要求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23.
偏心爆破挤淤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心爆破挤淤法是在爆破挤淤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新尝试,文中以连云港海滨新城金海一期陆域形成海堤及围堰工程为例,通过对其施工工艺介绍和设计断面稳定性验算,得出该种尝试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并对围堤工后进行钻孔检测和位移监测,进一步确定偏心爆破挤淤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与传统的爆破挤淤法相比,具有节约成本,节省时间的优点,这次新尝试也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4.
程卫华 《港口科技》2010,(3):12-14,20
在船坞工程的坞室施工中,坞墙位移控制是一个关键的质量控制点。以某大型船坞工程为例,分别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叙述了坞墙位移控制的监理要点,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25.
某斜坡式海堤工程临近桥梁,可能对桥梁产生不利影响。采用Plaxis 3D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开挖换填和水泥搅拌桩两种典型断面,得出桥梁桩基的最大位移。结果表明,该海堤工程对桥梁桩基的水平位移影响较大,对竖向位移影响很小;水泥搅拌桩断面相比开挖换填断面,桩基水平位移更小;两个典型断面均能满足桥梁桩基位移小于5 mm的要求。  相似文献   
726.
戴江山  吴辉 《水运工程》2018,(6):257-263
钢管组合板桩结构作为一种新型板桩结构,在大型深水码头中应用在国内尚无工程实例。此种新型结构计算方法尚未成熟,在设计计算中采用规范简化方法无法对结构位移进行全面分析,有必要运用多种数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同时结合施工的步骤,全面分析结构受力,为设计提供技术支撑。结合某20万DWT集装箱深水码头工程,利用Autodesk Robot、PLAXIS、ABAQUS等软件进行计算,得出一致结论:本工程设计施工工序合理,位移可控;大部分位移发生在施工期且位于桩顶,最大水平位移10 cm左右。该设计方法和结论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7.
龙海飚  刘丽芬 《水运工程》2018,(11):214-218
超大使用荷载条件下保证码头稳定并严格控制工后沉降位移是设计施工难题。厦门港招银港区10号泊位码头区域承受最大300 kN/m~2垂直均布荷载,配置起重能力达26 MN的移动式高空吊。针对该超大使用荷载条件,设计施工了单重5 800 t带剪力键的大沉箱、16 000 m~3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大平台、顶宽达41 m的超宽棱体,针对严格控制码头工后沉降位移要求,对码头主体实施了堆载预压。码头工后效果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728.
罗强  刘榕  樊伟  姜涌  张泽文 《桥梁建设》2020,50(1):67-73
为了解船-桥碰撞过程中组合防撞装置的防护能力,以东洲湘江大桥为背景,设计一种新型钢-复合材料组合防撞装置(由钢-复合材料迎撞面、复合材料分隔板、内部耗能填充材料和复合材料背撞面组成),采用LS_DYNA软件建立船-防撞装置-桥梁三者有限元模型,分析带球艏船舶、驳船不同水位撞击下有无防撞装置的桥墩结构响应。结果表明:未设防撞装置时,2类船舶撞击下结构响应均较大,相较于带球艏船舶,驳船撞击力峰值较大(10号墩撞击力峰值为17.53 MN);与低水位、平均水位相比,高水位撞击下结构响应较大。设置防撞装置后,带球艏船舶撞击力峰值平均减小30%,驳船撞击力峰值降幅可达54.2%,其他结构响应也明显降低。该防撞装置降低了桥墩结构响应和船舶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撞能力。  相似文献   
729.
双排钢板桩围堰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上海地区河道工程中常见的双排钢板桩围堰结构,通过建立Plaxis有限元模型,研究围堰宽高比、钢板桩插入比、钢板桩型号、拉杆布置等对围堰变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围堰宽高比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减小钢板桩的水平位移,并针对不同挡水高度给出宽高比的建议取值;在4 m挡水高度情况下,钢板桩插入比设置为1. 1~1. 5较为合理;对于一般挡水高度,围堰可以只布置1根拉杆,且拉杆存在最优位置以保证围堰体系的整体变形协调。研究结果可为双排钢板桩围堰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0.
针对国内某实桥A四个伸缩缝位移测点监测数据不一致的问题,采用多测点数据融合分析方法,研究实桥A两岸位移监测数据的差异性及关联性,结果发现主桥B2岸桥头伸缩缝位移监测值波动剧烈的异常征兆。桥梁结构专家质疑是否因桥梁结构约束体系发生改变引起,现场复核后确认是由桥梁辅助墩支座损坏引起的。由此可见,多测点位移监测数据融合分析方法能从区域化、整体化上发现结构异常,可更加准确、有效地判断桥梁运营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