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100篇
公路运输   344篇
综合类   219篇
水路运输   182篇
铁路运输   184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无桥台斜腿刚架桥是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由于其构造上的固有特点,进而具有力学上的特殊性质.论文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此种桥型能最大限度地限制一般斜桥的平面位移这一主要缺陷,表明这种桥型在斜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2.
软基桥头病害在道路工程中十分普遍。在工程建设期,软基处治方式的不当往往导致运营期各种病害的不断产生,造成运营维护成本大,同时病害难以根除。现以珠海地区运营通车六年多的某桥桥头段工程处治为例,通过现场测量、勘察、地基检测、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全面分析了桥头段病害发展的程度和发生的根源。分析结果表明:此处桥头软基段总体沉降大,沉降不均匀显著,下伏软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运营期内未有改善,其层内的PHC管桩存在断桩、错位、倾斜现象,路基实测沉降量超过设计理论计算沉降量,路基存在严重侧向位移。  相似文献   
933.
王勇 《中国港湾建设》2010,(5):61-65,73
介绍台山某护岸工程施工方案优化的原因及方案形成过程,对比分析施工方案优化前后的施工工序、工程量及船机投入,检测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934.
深圳孖洲岛友联修船基地船坞堵口围堰采用沉箱式,基床厚度为0.5~9.0 m,在深基床内进行高压旋喷作防渗止水结构。在降水过程中,要确保围堰内水位平稳下降,避免基床产生突变;同时要观测渗水量,以检验防渗止水结构的效果;并对围堰的沉降位移进行观测,及时进行分析,以便指导施工。因此,在船坞围堰内降水时,保证围堰的稳定性是抽水中的首要问题。对这次抽水施工的若干问题如抽水方案、测定渗水量方法、沉降位移观测及分析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35.
针对现有m值计算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水平受荷桩m值的反演分析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各级荷载作用下m值变化的规律,为在不同水平荷载作用下合理选取m值提供了可靠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36.
引入等代层的概念,并将扰动区土体处理为粘弹性介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盾构隧道施工后对邻近建筑物桩基的时间相关性影响.建立了隧道和邻近建筑及其桩基的力学计算模型,通过对特征时刻的桩基水平位移值的研究,分析了既有隧道和邻近建筑各计算参数对桩基的影响.研究表明,盾构隧道对邻近建筑物及桩基的影响是时间相关的,隧道在开挖后一段时间内对周边建筑及桩基产生影响,其影响时间的长短与周边土体的粘弹性性质以及隧道和邻近建筑的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937.
为减少由于地质因素导致的盾构施工灾害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利用FLAC3D模拟软硬岩层、断层破碎带、岩层产状、岩溶、球状风化体等多种不良地质体对盾构隧道三维位移的影响,并借鉴国内外学者所发展的隧道三维变形展示方式来呈现隧道开挖地层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 1)盾构由软岩往硬岩掘进时,位移向量趋势线减小; 反之,位移向量趋势线增加。2)随着断层破碎带宽度的增加,位移向量趋势线呈现出规律性变化。3)地质界面倾斜时的位移向量角比地质界面垂直时小。4)相邻地层强度差异越大,位移向量趋势线变化越明显。5)岩溶和球状风化体的尺寸越大,位移向量趋势线变化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938.
为了研究斜拉索在端部激励下的振动机理,考虑了斜拉索垂度、刚度、非线性、空间三维、端部位移等诸多因素,经过一系列精细推导,利用Galerkin多模态截断方法,建立了单自由度斜拉索三维振动的统一方程,并提出了斜拉索三维振动频率分量由各自方向上的固有频率和端部位移激励扰动项组成。斜拉索在考虑三维端部位移理想激励时,采用4~5阶龙格-库塔法编写了端部位移激励与斜拉索固有频率比值以1:1和2:1进行振动的MATLAB数值求解程序。研究表明:当频率比值以1:1振动时,位移响应规律性的拍频消失,转变为拍频叠合的效果,且其振动幅值在时间域上表现出高低起伏的趋势,其位移响应峰值、谷值均呈现出不断增大趋势。此外,斜拉索在端部很小的位移激励下便可产生较大的振动。当频率比值以2:1振动时,其位移响应表现出与一阶强迫共振同样的拍频特征。参数振动位移响应振幅正负值同样出现了偏差值,此条件下,微小的端部位移也能够激起较大的参数振动响应,因此参数振动同强迫振动一样不容忽视。斜拉索在端部位移作用下不仅有频率比为1:1的共振和2:1的参数共振,还发生了1:2的共振,即斜拉索在端部位移激励下具有3个主共振区,分别在频率比值为0.5,1,2周围,1:2共振产生的振幅明显小于1:1共振和2:1参数共振。  相似文献   
939.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ngle-layer liquid sloshing in offshore dry oil storage tank and the two-layer liquid sloshing in offshore wet oil storage tank, two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e was free surface sloshing in a closed rectangular tank partially filled with colored water, and the other was interfacial sloshing in the identical tank but completely filled with white oil and colored water. The tank was mounted on a shake table and was subjected to harmonic horizontal excitation with different excitation amplitudes and a wide range of excitation frequencies, including the first seven natural modes of single-layer or two-layer liquid system. The present study find that the frequency responses of interfacial sloshing wave are analogous to those of the free surface sloshing wave, but smaller in amplitudes. The experiments also produce results that are unique to the two-layer liquid sloshing. For example, when the external excitation frequency is equal to or close to the odd mode natural frequency of two-layer liquid system, a complicated three-dimensional (3D) gravity-capillary wave might be generated at the oil-water interface. Finally, the comparisons of free surface and interfacial sloshing in the viscous damping ratio, higher sloshing modes, impact pressure amplitude and mass center displacement were conducted, which revealed the superiority of wet storage technology in structural safety and dynamic stability.  相似文献   
940.
乐静  杨朝帅 《隧道建设》2013,33(1):17-21
为了研究在软弱围岩隧道三台阶开挖过程中,施工工序对围岩变形、应力的空间效应影响,以某软弱围岩双线铁路隧道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隧道周边围岩的变形和应力的空间变化过程,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 先行最大拱顶沉降和先行最大收敛位移分别达到总位移的53.3%和67.28%;上、中台阶的开挖对拱顶和起拱线处围岩应力的变化影响巨大;锁脚旋喷桩与围岩之间的压力变化受上、中台阶开挖的影响较大,且待开挖台阶土对隧道周边产生外撑力,能对接触压力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