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39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桥梁抗震设计是高架桥梁设计的关键之一,在整个桥梁的下部结构设计工作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延性抗震设计方法由于具有经济、耐久、可靠和施工方便等优势,在高架桥梁抗震设计中占据主要地位,故对延性抗震的设计方法及思路进行总结和进一步研究十分必要。以工程实例为背景,给出城市高架桥梁延性抗震的概念设计思路,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空间梁单元抗震分析模型,总结了地震作用下各构件的验算方法,并对延性抗震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为相关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采用ANSYS建立装配式短肢剪力墙的节点模型,分析得到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验证装配式短肢剪力墙节点能够满足\"等同现浇\"的抗震性能目标;结合3个试件的实测数据,拓展26个试件的数值模拟分析,并对肢厚比,轴压比,剪跨比,混凝土强度,墙肢纵筋配筋率,墙肢箍筋配筋率,连梁纵筋配筋率和连梁纵筋配筋率的重要影响参数进行扩展分析,确定恢复力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下降段刚度与延性系数回归分析建立相关公式。在此基础上对骨架曲线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建立统一骨架曲线和考虑卸载刚度与再加载刚度的滞回模型,并且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比发现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建立的恢复力模型可以为装配式短肢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33.
为深刻认识装配式木结构钢夹板螺栓连接的抗剪性能,准确计算其抗剪承载力,针对装配式木结构中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件的构造特点,考虑胶合木厚度与螺栓直径之比(厚径比)、螺栓间距及螺栓并列、错列布置3个因素的影响,设计了3类17组共51个推出试件,并进行了纵向荷载作用下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件的抗剪性能试验。采用推出试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胶合木-钢夹板螺栓连接件的剪切破坏机理和螺栓垫片对其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合木-钢夹板单螺栓连接中,随厚径比的增大,螺栓连接的破坏模式逐渐由\"单铰\"向\"双铰\"转化,最佳厚径比为7.5;在多螺栓连接中,螺栓从上至下的弯曲程度呈递减规律,且部分胶合木出现销槽承压破坏;随着螺栓布置间距的增大,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呈增大趋势,而初始刚度呈减小趋势;随着螺栓布置列数的增加,连接件的胶合木由沿中间单列螺栓劈裂破坏向两边列螺栓劈裂破坏转变,2列布置构件的延性最佳;在螺栓数目相同时,螺栓错列布置的抗剪承载力比并列布置的高,但并列布置的延性性能优于错列布置;钢夹板螺栓连接件抗剪承载力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而各国规范公式计算结果则偏于保守;螺栓垫片对连接件抗剪性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4.
进行了4组不同剪力连接度与腹板高厚比的组合箱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对组合箱梁的失效模式、滞回性能、骨架曲线、耗能能力、延性、刚度退化规律等抗震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重点分析了腹板高厚比和剪力连接度对组合箱梁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腹板高厚比和剪力连接度的不同, 组合箱梁存在局部屈曲破坏、弯剪破坏、压弯破坏和剪切破坏4种失效模式; 荷载-挠度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可分为弹性、弹塑性与破坏3个阶段; 不同剪力连接度与腹板高厚比情况下的荷载-挠度滞回环丰满而稳定, 没有明显的捏缩现象, 体现良好的抗震性能; 剪力连接度越大, 组合箱梁骨架曲线越饱满, 耗能能力越强, 但延性变化不明显; 腹板高厚比越大, 组合箱梁延性越好, 耗能能力越强; 剪力连接度与腹板高厚比对组合箱梁刚度退化前期有较大影响, 后期影响变小。  相似文献   
35.
为了研究地基土以及桩身在进入非线性状态下的单桩水平极限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采用分布塑性铰模型模拟桩身的弹塑性,以p-y曲线模拟桩侧地基土水平抗力,对固定桩头单桩基础进行了静力非线性推倒分析。结果表明:(1)桩身轴压比对结构水平极限承载能力及位移延性影响显著;(2)随着地基土抗剪强度的增大,桩顶极限位移减小,但水平极限承载能力增大;(3)提高桩身配箍率,桩顶极限位移增加较明显;(4)轴压比较小时,在桩头及地面以下桩身均可能产生塑性铰,但轴压比较大时,仅在桩头产生塑性铰。  相似文献   
36.
采用加强固定盆式支座和墩柱强度的方法来强行保证大跨度连续梁桥在强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固定墩会承受较大的地震力,由此导致设计的不经济性.针对上述现象,采用弹塑性减震耗能装置方案对强震区大跨连续梁桥进行减隔震设计.计算表明,通过合理设置装置的屈服力以及后屈曲刚度比,弹塑性减震耗能装置可以起到明显减小固定墩所受地震力、提高结...  相似文献   
37.
纤维沥青低温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具有抗拉强度低、温度敏感性差等本质缺陷,而纤维具有高抗拉强度、高模量等优点。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纤维成为提高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鉴于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所起的作用很大程度通过沥青传递,为进一步评价纤维所起的作用,通过采用测力延度试验来评价纤维长度及掺量对纤维沥青低温性能影响,从而为纤维沥青混合料中纤维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8.
桥墩关键截面的弯矩曲率分析仅仅是对一个固定的截面进行分析,而实际情况下桥墩的破坏是在一个区域内(塑性铰区)发生.另一方面,截面分析也不能考虑钢筋混凝土在反复载荷作用下的损伤累积裂纹扩展等因素的影响,那么截面分析结果与实际反复载荷作用下的构件的弯矩曲率曲线的一致性就决定了分析结果的可信程度.本文通过对桥墩模型弯矩曲率关系的计算和试验分析,得到其一致性并讨论了进行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9.
针对碳纤维黏贴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强度增强和延性改善不一致的现象,采用多种纤维层间混杂黏贴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处理,通过三分点加载试验研究纤维的种类、黏贴顺序以及混杂比例对试验梁抗弯承载力、变形能力以及延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材料的极限拉伸强度越大,配布量越大,对试验梁极限承载力提高越明显,与无加固梁相比提高了38.8%~65.3%;纤维材料的断裂延伸率越大,加固梁的变形能力就越好;各试验方案中,芳纶/玄武岩/碳纤维层间混杂黏贴的方式对试验梁的延性提升作用最明显,其综合延性指标和能量延性指标相比于碳纤维梁分别提高了44.8%和125.0%,该混杂纤维加固方式可为有抗震要求的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部分黏结FRP加固方式对加固梁延性等抗弯性能的影响,建立部分黏结FRP加固梁的有限元模型,提出等效完全黏结FRP加固梁理论,即按照总变形相等的原则将部分黏结 FRP 加固梁转化为等效的完全黏结 FRP 加固梁。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黏结FRP加固方式对加固梁的承载力影响不大,但随着无黏结长度的增加,梁屈服后的刚度有所下降,FRP的利用率和加固梁的延性均明显提高;等效完全黏结FRP加固梁与相应的部分黏结FRP加固试验梁抗弯性能吻合较好,利用等效完全黏结FRP加固梁理论进行部分黏结FRP加固梁的承载力和变形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