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18篇
  免费   1183篇
公路运输   5159篇
综合类   5245篇
水路运输   3587篇
铁路运输   3936篇
综合运输   874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748篇
  2020年   720篇
  2019年   437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423篇
  2016年   398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1386篇
  2013年   1030篇
  2012年   1538篇
  2011年   1561篇
  2010年   1268篇
  2009年   1126篇
  2008年   1170篇
  2007年   1517篇
  2006年   1344篇
  2005年   785篇
  2004年   492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1.
通过对大广公路蒙冀界至承德高速围场支线路基黄土进行物理力学试验及易溶盐试验,结果表明:易溶盐含量及物理力学指标都与其他黄土地区存在差异,湿陷性黄土段以中等湿陷为主。  相似文献   
622.
关于改进JAVA教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与JAVA相关的教学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对JAVA知识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多年的JAVA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把讲授JAVA开发工具的使用作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将JAVA知识体系融贯于JAVA实例之中,把实例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把培养学生继续学习JAVA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并将三者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探索适合JA-VA教学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3.
客运专线天窗的开设影响夕发朝至列车的运行组织. 考虑高速列车可利用相邻既有线、城际铁路跨线运行,以综合利用运输通道运输能力满足旅客夜间出行需求,本文分析了客运专线开设全线垂直矩形天窗与夜间行车的相互影响,建立了求解最佳矩形天窗位置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天窗影响列车OD数最少为目标,以满足夕发朝至列车合理到发时间带为约束,并提出了求解算法.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实例,运用计算机编程求解,得出不同位置的天窗影响的列车OD数相差不大的结论,并给出动车组速度等级为350km/h和250km/h、速度系数0.9和0.8四种情况下长度为4小时的相对最佳矩形天窗位置. 对受天窗影响的列车提出了运行调整措施,初步分析了开行夕发朝至列车时动车组适宜采取的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624.
利用车载尾气检测系统(PEMS)进行北京市交通路网中重型柴油车实时油耗、排放和行驶数据收集,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对动态交通网络中的油耗和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行驶特征分析表明:重型柴油车在低、中速状态下行驶时间最长;在中速状态下行驶里程最长;同时匀速工况下的行驶时间和里程所占比例最高. 油耗和排放分析表明:重型柴油车(国III)平均油耗水平为18.6L/100km,NOx和PM污染水平分别为4.63g/km和0.087g/km. 其中在微观层次,高速和高加速是引起车辆瞬时高油耗和排放的主要原因;在中观层次,怠速和低速行驶是造成单位距离高油耗和排放的主要原因;在宏观层次,行驶里程是总油耗和排放评估的一个重要影响参数.  相似文献   
625.
系统归纳与剖析了国内外耐候钢桥的研究新进展及工程应用情况, 总结了稳定耐候锈层的形成机制、选材标准、腐蚀与疲劳损伤机理、耐候构造、耐候螺栓研发以及锈层检测与评价技术等方面的关键科技成果, 梳理并完善了耐候钢桥的适用范围和腐蚀余量设计指标, 提出了耐候钢桥锈层稳定化处理及施工技术要点; 评析了耐候钢桥锈层损伤检测与评价技术、腐蚀损伤养管技术, 结合美、日耐候钢桥工程事故经验教训和中国首批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建设技术创新成果, 探讨了该领域的技术创新方向。研究结果表明: 耐候锈层由外层的γ-FeOOH、α-FeOOH以及内层的非晶态FeOOH化合物与Fe3O4构成, 稳定耐候锈层能否形成与保持, 主要受氯离子、积水和积尘等因素的影响; 建议编制中国高性能耐候钢桥选材区划图谱, 完善稳定耐候锈层构造设计准则; 现代耐候钢桥具有高性能和长寿命的技术特征, 带锈层构造细节的面内应力疲劳、面外变形疲劳试验和数值断裂力学模拟, 以及耐候高强螺栓长期耐损性能研究的推进, 将为建立完善的耐腐蚀、抗疲劳设计准则奠定基础;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推动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智能运维技术的重大进步; 应加大研发投入, 建立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寿命高性能耐候钢桥设计、建造和运维标准规范体系,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推进交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626.
为研究公路改扩建工程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寻求科学的支护方法, 以柳州至南宁高速K1456+800处左侧改扩建边坡为研究对象, 利用ANSYS建立了有限元数值模型, 选择未及时支护和及时支护2种支护方式, 模拟计算了改扩建工程中6级边坡开挖过程中坡体的剪应变增量及水平、竖向位移增量; 为定量分析2种支护条件下边坡开挖过程中位移及应力的变化趋势, 选取了6个特殊节点进行监测, 主要监测内容包括测点的位移(包括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以及主应力(包括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随开挖时步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 无论是否及时支护, 每步剪应变增量最大值均位于坡脚, 但及时支护时, 分布面积及数值较未及时支护时小, 边坡发生失稳的可能性较低; 随着开挖推进, 水平位移增量先减小后小幅增大, 竖向位移增量先急剧增大后缓慢减小, 及时支护下各测点最终位移较未及时支护情况要小; 未及时支护时最终开挖安全系数接近1.0, 及时支护后每步安全系数均大幅提高, 基本大于1.35。综上所述, 及时支护能够有效减小边坡剪切应力, 限制水平与竖向位移, 降低整体应力水平, 提高边坡安全系数, 显著改善坡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627.
为了提高水上安全监管效率和保障水上运输安全生产, 以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雷达站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基于水域精细划分的VTS雷达站选址优化问题; 考虑实际环境中遮挡因素和水域风险因素对雷达监测效果的影响, 基于软件ArcGIS 10.4.1提出了水域精细划分方法; 以雷达站建站位置和雷达配置类型为决策变量, 以水域覆盖率最大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 构建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基于模型特点设计了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给出了生成初始粒子群的启发式规则, 并在算法中引入有效的变异操作; 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以ZDT系列测试函数对算法搜寻最优解的性能以及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水域精细划分方法能够在考虑遮挡因素和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实现对水域的空间划分, 实例中在存在62个雷达站候选点的情况下将雷达站所需监测水域划分为2 812个水域单元;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ZDT测试函数中能够有效地寻找全局最优解, 并且在最优解的分布上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分布性; 针对实例中的VTS雷达站选址项目模型达到了95.92%的覆盖率, 成本为33 800元。可见, 考虑环境遮挡和水域风险因素的VTS雷达站选址模型是有效的, 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可以提高VTS雷达站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是解决VTS雷达站选址优化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28.
某展厅为框架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展厅计划进行改造施工,需对局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切割拆除,以满足新的使用功能。在改造施工前后,需对其结构进行安全性鉴定,评价其现有状况及改造后结构安全状态。本文可为建筑物的改造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9.
教学团队的建设是职业教育的关键,高质量的师资力量能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推动专业建设、实现人才的精准供给。文中以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林业技术专业群为例,基于精准供给的视角,总结了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一是构建合理的团队结构;二是建立团队带头人管理机制;三是建立传帮带培养模式;四是推进校企合作机制;五是构建技能学习型团队;六是强化信息化教学。实践证明,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促进专业的发展、实现人才精准供给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0.
为解决交叉口因BRT优先影响其他车辆通行问题,提出基于交叉口双站台的BRT 优先控制方法. 给出交叉口BRT双站台设置方法,对比分析BRT在交叉口单、双站台的平均延误. 根据BRT发车时刻、交叉口信号配时、BRT平均车速、交叉口间距及站台停靠时间等,制定 BRT站台预停靠方案和行车时刻表. 为确保BRT按照预停靠站台及时刻表运行,采用BRT车速引导与信号配时双重补偿修正BRT 实际离站时刻与时刻表的偏差. 以常州BRT 1 号线为例,对应用本文方法的5 个交叉口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BRT在每个站台实际离站时刻偏差范围为±5 s、±10 s、±20 s 时,本文优先控制方法显著减少BRT停车次数和延误,提高了BRT整体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