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8篇
  免费   185篇
公路运输   729篇
综合类   1094篇
水路运输   664篇
铁路运输   405篇
综合运输   18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隧道内采用III型轨道减振器扣件、中量级钢弹簧浮置板道床以及重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3种减振措施的代表断面上,采用落锤法测量钢轨、轨枕、道床及隧道侧壁测点的振动时域信号,计算得到各断面上测点的传递函数,并评价分析了这3种减振措施的性能。选取对列车振动较敏感的轨道下穿居民小区路段进行地面振动测试,分析了地下列车运行对居民生活的振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苏州轨道交通所采取的大埋深及重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减振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32.
现代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综合了多种交通工具,实现了航空、高铁、普铁、轨道交通、公交和磁悬浮列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或短距离换乘。站房结构中包含高架桥梁、隧道和大跨度空间等复杂结构体系。由复杂结构形式而引发的环境振动,往往对人和精密仪器的使用造成极大的伤害。对南昌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振动实测分析的结果表明,振动响应满足环境测评标准和舒适度要求。  相似文献   
33.
从地铁车站的舒适性和节能角度出发,对其环境控制系统存在普遍争议的过渡季运行模式展开讨论。首先基于能耗最低原则选出全新风空调模式和单排通风模式两种可能的运行模式;再运用理论推导给出两种模式的切换温度条件,并总结出切换温度的计算方法。根据此计算公式,对于包括室内负荷、制冷系统性能系数、风机效率、风道阻力、送风温差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此计算公式,给出不同室内负荷、制冷系统性能系数和风机效率的切换温度线算图,此计算方法和线算图可用于实际工程的运行模式分析,从而能够实现地铁车站环境控制系统过渡季运行的规范化和节能化。  相似文献   
34.
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穿越藏东横断山区和藏东南高山峡谷,走行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形成的南迦巴瓦东构造结附近,地形环境极其艰险、地质构造极其活跃、不良地质极其发育。分析拟建铁路沿线的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提出了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表明:拟建铁路具有"九极"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极为复杂的宏观地质环境孕育了岩爆和软岩大变形、高地温、深大活动断裂带、高位滑坡崩塌、泥石流、溜砂坡(岩屑坡)、雪崩、冰害、生长期高陡卸荷岸坡、放射性、有害气体等工程地质问题,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防治措施。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在拟建铁路的勘察设计过程中,本着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原则,探索复杂艰险山区勘察方法手段的革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研究重大地质灾害和问题的评估技术。  相似文献   
35.
为了更好地促进绿色铁路建设,进而促进国家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必须对施工阶段铁路的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进行评价。通过研究相关技术标准及铁路施工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铁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灰色聚类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绿色等级。最后,结合实例证明三角模糊数层次法与灰色聚类法结合可以对铁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进行很好的评价,并能找出铁路施工阶段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36.
介绍莱钢厂区复杂环境深孔控制爆破技术和施工技术措施,对爆破效果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危害程度进行严格控制,提高准爆率和爆破效率,降低炸药单耗,严格控制石块粒径,以达到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安全和质量的目的,为类似工程施工和预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Soci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appropriate urban futures for the motor ca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its relatively short life, the automobile has provided a level of mobility unlikely to have been feasible with a reliance on conventional forms of land based public transport. It has contributed in both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way to the quality of life, transforming our cities, our way of life, and giving us a greater command over time and space. Concern over the undesirabl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has increased over time, with calls for governments to take action to reduce the automobile's dominant role. New investment in fixed-track public transport and bus priority systems together with strategies to discourage travel have been proposed to improve accessibility and to aid in cleaning up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reviews some of the issues facing society as it works to identify policies to achieve an economic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ie future. There is a need for a broader set of policies to facilitate alternative land use-transport lifestyles while facing appropriate pricing signals. Some of the key issues are adjustments in the relative prices of location and transport, spatial incentives to make public transport economically viable (i.e. changing urban densities, zoning/incentive changes to allow more infill), road pricing (i.e. charging cars the economic cost of using the roads),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e.g. IVH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major improvements in the fuel efficiency of fossil fuelled vehicles, and alternative-fuelled vehicles (clean-air vehicles).  相似文献   
38.
在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初步建立了以生态环境、噪声与振动环境、电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和社会环境等7个互为关联和补充环境因子构成的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9.
分析氯离子扩散系数作为氯盐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指标的原因及合理性。系统研究水胶比(0.33、0.38、0.45)、矿物掺和料种类(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偏高岭土、硅灰)、掺量及含气量等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规律;探讨氯盐环境下铁路混凝土配制要求;提出氯盐环境下铁路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限值。研究表明:氯盐环境下适当加入矿物掺和料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技术措施;粉煤灰和矿渣适宜掺量分别为30%~50%、40%~60%;适当引气(含气量为4%~6%)能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严重氯盐腐蚀环境下,应采用矿物掺和料复掺技术,且宜添加适量硅灰。  相似文献   
40.
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疲劳试验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提出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桥梁疲劳验算中混凝土相关疲劳可靠性设计参数取值。编制程序计算多种跨度简支梁在客运专线疲劳列车作用下标准荷载效应比频谱,给出不同跨度简支梁中活性粉末混凝土等效重复应力换算系数。对32m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桥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靠指标进行分析,给出建议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桥梁疲劳设计目标可靠指标和设计验算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