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2篇
  免费   148篇
公路运输   921篇
综合类   663篇
水路运输   1449篇
铁路运输   1274篇
综合运输   5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根据苏州市当地的环境、气象、地质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分析了几种雷击发生闪烁事故的风险,对苏州高新区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项目的供电系统接触网结构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和国家电网供电部门的技术人员一起对本项目进行了研究和论证,认为可以取消正线和车辆基地供电系统在接触网上的防雷架空地线,寻找采用其他方法代替避雷线的防雷作用。此举既保障了车辆的安全运营,又节省了投资费用,也提高了线路沿线的景观美感。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济南市轨道交通R1线的工程概况及建设原则,详细阐述了R1线不间断电源(UPS)建设方案,着重论述了供电方式及UPS整合方案的比选。R1线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不整合,采用UPS分散供电方式;将ISCS(综合监控)、ACS(门禁系统)、AFC(自动售检票)、OA(协同办公)与PIS(乘客信息系统)等专业的设备进行整合,共用1套UPS;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独立设置UPS,其设备与电源设置在ISCS设备机房。整合的负荷UPS采用双机并联冗余供电方式。计算了R1线采用UPS整合方案后的UPS容量及造价,以及机房建筑面积,计算结果显示,R1线UPS建设方案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3.
介绍各国主要单相交流牵引供电制式,总结各国为了解决制约单相交流牵引供电系统发展的电分相问题所采取的多种过分相方式,为了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所采取的各有侧重点的治理措施,对比国内外同相供电技术并指出国外技术中值得我国借鉴之处,最后基于已有关键技术并结合储能和新能源等背景描绘了"绿色"牵引供电系统,为单相交流牵引供电系统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4.
为进一步优化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设计,梳理现行铁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主要采用的设计标准及文件,主要包括《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2015)、《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16)、《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铁路技术管理规程》(TG/01—2014)等,结合工程实践及调研情况,本着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提高技术性和经济性的原则,对其中有关条文给出优化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5.
针对在已有的制动盘瞬态温度场模拟中,摩擦表面摩擦生热热流密度的计算没有考虑摩擦热流在摩擦面上分布的差异,提出用摩擦功率法及摩擦副周向接触长度确定制动盘摩擦面摩擦生热热流密度的方法。根据温度场分析时的载荷和边界条件,建立制动初速200 km.h-1条件下列车紧急制动过程中制动盘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动过程中,制动盘高温区域集中在制动盘摩擦半径至外径区域,温度最高可达289.9℃;摩擦热流对盘体内径附近区域的影响较小;能反映出制动盘和闸片周向接触长度径向分布对制动盘表面温度场分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为吸取故障教训,从多区段故障现象着手,对处理人员的重视程度、特性标准掌握、查找程序,以及电源屏图纸、模块备用、监测报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67.
电气化铁道牵引网谐波电流放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力传输线等效理论基础上,根据牵引供电系统等值电路,对牵引供电系统中的谐波电流放大以及系统的谐波谐振进行了理论推导。采用某电气化铁道典型数据对牵引网中的谐波电流放大现象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对上述仿真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基本吻合。通过理论推导以及仿真分析得出了牵引网长度、机车位置以及牵引网的不同位置处等因素与牵引网发生谐波电流放大的关系,可以对牵引供电系统的谐波电流放大以及谐波谐振现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8.
电气化铁道直供供电方式区段,以往供电线采取沿铁路独立布置的方式,本文提出了接触网支柱与供电线支柱采取交叉异侧布置的方案,以及如何避免牵引变电所、分区所的馈线与供电线出现交叉的方法。对类似电气化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9.
陈屹 《电气化铁道》2010,21(2):49-50
分析了目前地铁中采用走行轨作为回流网的供电方式,重点提出了目前杂散电流防护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四轨供电方式是根本解决杂散电流防护存在问题的手段,并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70.
橡胶产品大量使用在减振降噪领域,其使用过程中的疲劳问题是产品设计需重点考虑的问题。文章对在机车车辆上使用的一款橡胶轴箱弹簧的疲劳问题,进行了基于结构分析与实验验证为特征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等应力设计理念的优化设计。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等应力理念设计的产品结构,在确保结构获得等应力的同时,结构的疲劳寿命得到了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