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Ԥ��ģ�͵Ķ�ʱ��ͨ��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智能交通系统中,短时交通流预测是实现先进的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提高短时交通流预测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一方面,根据当前的交通流数据来动态调整其对未来预测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对历史交通流数据的时空特性分析,利用数据挖掘领域的相关知识寻求与当前交通流特性最为相似的历史曲线,并以其为基础来获得预测值的匹配值;然后,将二者获得的信息进行融合,采用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实现短时交通流预测.以厦门市莲花路口断面的交通流量为例,通过对仿真图像和数据的分析,得出各种组合方法的预测平均绝对相对误差均小于10%,能够较好地满足交通诱导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启发式搜索策略,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排样算法——剩余矩形的动态匹配法来求解不规则船体零件的矩形化排样,并通过自动正交碰靠实现零件的紧密靠接和定位。动态匹配包括对入排零件与未排放的剩余矩形区域进行宽度匹配计算和排样高度的调整,并以其匹配度最佳及最低排样高度作为排样布局的评估准则来实现排样过程中的实时动态寻优。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排样中定位与定序的协同思路,实例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最早预达时刻的进近排序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解决空中交通流量的高速增长造成了进近冲突,合理安排飞机着陆顺序,充分利用跑道容量,对现有排序模型进行简化.讨论了相邻飞机之间安全间隔的标准.通过分析相邻飞机速度对安全间隔的影响、飞机预计到达时刻、飞机优先权,提出了基于最早预达时刻的排序模型及算法.算例表明,该算法计算量较小,排序结果优于传统排序算法.  相似文献   
14.
在船体生产设计时,为了满足船厂的施工习惯与工艺要求,必须对不合理的理论线进行优化设计。针对在Tribon系统下经过理论线优化后的板材,标识在套料板上的剖口信息会出现错误这一问题,分析产生该错误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盘锦输油管道运行温度较高,能源损耗较大的现状,建立以各站进站温度和开泵方案为决策变量,以输油总能耗最小为目标的输油管道优化配置模型,采用两层嵌套法的优化思想求解.对于外层嵌套的每一种出站温度,用动态规划法优化出内层嵌套的各站开泵方案,从而计算出一个总能耗费用并记录;遍历各种出站温度得到不同的总能耗费用,所有能耗费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当前目标船与本船的相对运动关系以及最小安全会遇距离DCPAS,采用避碰几何的方法建立起本船安全航向区间的估算模型。同时对数学上的解给出避碰领域的实际意义,解算的结果对避碰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进安  刘寅东 《船舶》2006,(3):48-51
文章通过对传统的船体零件套料方法进行研究,综合分析船体零件的特点,提出通过开发O b jectARX程序,借助A u toCAD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将船体零件图直接或间接包络处理为规则的二维图形,然后进行归类和排序,模拟人工和实际过程进行排样最终获取排样方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降低船企生产成本,首先就要提高钢板利用率。采用套料工艺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介绍了套料工艺的优化方案和措施,自动套料软件的原理变迁和研发进展。实践证明采用套料自动化和人工合理调节套料相结合的方法,是目前能使船厂效益提高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客车生产中线性金属材料定尺的重要性,研究其定尺及优化排料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20.
TGP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波预报是实现长距离地质超前预报的重要技术手段,其成果质量对于隧道的安全施工和信息化施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地震波预报技术的研究进程、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与适应性、检波器与多波多分量检测工作要求、接收耦合条件与信号的幅频特征、采集的触发方式与误差、干扰波的认识与处理、成果的可靠性分析、3D地质预报成果图的内容与表现方式、信号的重复利用与对比分析、参数法预报的评述与岩体的各向异性等10个方面进行论述。理论分析合理,工程实践证明可靠有效。对于促进地震波预报技术的科学发展、克服目前工作中的盲目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