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33篇
公路运输   195篇
综合类   167篇
水路运输   186篇
铁路运输   297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全面解读ABS装置(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系统而周密的分析,配合形象准确的图片,全面介绍ABS的知识。详细阐述ABS产生的原因、演化的历程、分类的标准、基本组成、各部分的结构、使用特性、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842.
采用GPS接收机及惯性测量单元构成列车组合定位系统,系统包括传感器输入层、故障检测与隔离层、数据融合层和输出层4个部分。给出GPS接收机、惯性测量单元等定位传感器的位置解算方法;设计采用H∞鲁棒滤波方法的数据融合算法;采用小波变换方法进行组合系统故障检测,确定故障隔离及系统重构策略。对列车组合定位系统进行现场测试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复杂的列车运行环境及干扰条件下,该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列车定位;定位误差较采用传统的Kalman滤波方法更为稳定;组合系统能够有效实现故障检测并根据故障隔离策略重构系统,保证定位输出的连续性,保障系统安全;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3.
戴智  戴毅 《港工技术》2009,46(5):26-29
工程项目后评价是项目周期的1个重要环节。工程项目后评价中的逻辑框架法属于在工程管理专业领域应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介绍逻辑框架法的框架结构及逻辑关系、工程项目后评价逻辑框架分析的重点,并以天津市某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作为实际案例。说明逻辑框架法在工程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44.
熊波 《水运工程》2018,(10):17-21
基于D型软体排结构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多年应用的分析,提出单元块D型软体排结构,并对其施工工艺进行研究。该结构仍由排布和压载体组成,混凝土块形状改为圆形,压载混凝土块采用单元系结方式,混凝土压载块预制时采用丙纶绳串联成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D型软体排结构相比,单元块D型软体排结构应用在水下沉排过程中更加安全,可提高地形综合临界坡角数值,增强了排体对地形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45.
本文对天府机场高铁站下穿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咽喉区区间隧道转换顶板结构方案进行必选,采用MIDAS/GEN建立实体单元受力分析,比对两种转换形式上受力的优缺点,提出圆拱厚板转换设计的设计建议,为其它隧道结构下穿建构筑物转换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6.
船舶用气调集装箱对我国远洋船员身体素质的保持具有重大作用.本文提供一种通用的船舶用气调集装箱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制氮、制冷和加湿功能模块的工况进行细化,解决气调保鲜集装箱由于体积小,使得各功能模块处理能力小,设计中参数匹配困难的问题,对以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最后算例表明,运用本方法可以很好地完成气调集装箱的设计.  相似文献   
847.
吉勇  程建文 《水运工程》2017,(10):54-59
针对大型垂直升船机钢丝绳组件安装的特点和难点及传统安装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科学实用的升船机钢丝绳组件安装技术及作业方法。采取钢丝绳出绳点精确定位、多绳共槽全卷绕结合绕绳机架等技术措施,解决了钢丝绳组件安装数量多、绳径大、施工场地狭窄、长、短绳多绳共槽卷绕的难题。该技术已在景洪、三峡等升船机工程中得到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48.
从车辆行驶轨迹的角度,车辆驾驶行为可细分为车辆跟驰行为、车辆换道准备行为和车辆换道执行行为,它们对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都有着重要影响,也是自动驾驶、交通仿真等系统的基础构成模块.然而,如何从实际微观交通流数据中对3种行为进行识别是驾驶行为研究的基础和难点.本文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驾驶行为识别方法,使用真实车辆轨迹数据,为提高模型的准确率,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和主成分分析预处理,然后采用网格搜索算法对惩罚因子和核参数进行寻优,最后利用样本数据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模型的测试精度达到了98.41%,能够很好地识别车辆的行驶状态,为驾驶行为各阶段的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49.
随着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OTA已经成为汽车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提出一种基于外接RMU终端的被动式远程升级方案。通过在车辆OBD端口外接RMU终端设备,建立车端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远程数据通信,利用脚本文件实现对车辆CAN总线ECU软件的自动刷写控制,通过Web端网页和移动端APP实现对车辆升级进度和状态的实时可视化监控。对于传统主机厂,在其OTA技术还未发展成熟和大范围应用的背景下,基于RMU终端的车辆远程升级方案具有特殊实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50.
为车辆出行规划最优路径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一个重要研究目标.本文根据有效的实时交通信息提出一种车辆路径选择机制,这种机制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有线或无线传输设备和车载通信设备组成的交通信息系统(TIS),收集用于车辆出行导航的实时交通信息数据,并将其存储至交通信息中心.第二阶段,利用有效的实时交通信息,提出两种基于Dijkstra 的路径选择算法,即一步路径选择和逐步路径选择.前者在整个车辆出行过程中,仅在其出行开始阶段单次计算通往目的地的最优路径.逐步路径选择在每个交叉口都实时更新并计算通往目的地的最优路径,并提出使用两种新优化方法以避免算法形成环路.利用NCTUns 6.0 进行路网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算法都借助于实时交通信息,且逐步路径选择优于一步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