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71篇
公路运输   363篇
综合类   394篇
水路运输   155篇
铁路运输   60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稀浆封层施工工艺分析,简要阐述了稀浆封层路面的成型机理,提出了选用合理的压实工艺是一种提高稀浆封层施工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方法。并且主要从碾压方式的选择、专用压实设备的选择与使用这2个方面,对稀浆封层路面的压实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
路基压实质量连续动态监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粗粒土路基压实质量较难控制的问题,在分析了已有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连续测试路基结构抗力变化信息为特色的动力学监控方法。根据压实机具与路基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以振动压路机为测试对象,采用系统识别原理和动态测试技术,通过对压实机具与路基结构相互作用的连续测试,得到了能反映结构压实状态变化的抗力信息。以路基结构在形成过程中抗力的变化来评价压实状态的变化,实现了在压实过程中连续实时的质量监控。该方法不同于国外流行的压实计谐波比的评价方法,适用范围更广,现场操作方便,更适用于粗粒土的压实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33.
吴发展 《隧道建设》2006,26(6):75-77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原理主要是破坏湿陷性黄土的大孔结构,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同沿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带,为确保路基及构造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冲击碾压法进行填前处理,使地基满足承载力与稳定的要求。介绍了该路段采用冲击碾压法进行地基处理的原理、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4.
骨架孔隙结构水泥稳定碎石配比设计及路用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给出了骨架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粗、细集料级配范围、混合料各组成部分配比计算方法以及计算中所需相关参数测试方法。据此设计了骨架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并利用振动法成型了水泥含量分别为6%、8%、10%的试件进行相应性能测试,试验中还与水泥含量为6%的悬浮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骨架孔隙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在保证一定孔隙率的前提下能够满足目前规范对基层材料要求。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内蒙古老集高速公路下湿地(软土地基)工程地质情况,并提出该路段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其中包括在软土地基上实施沉降与稳定监测的观测仪标的埋设、观测断面布设等。同时对该软土路段长期的沉降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6.
桥头跳车力学分析及台背刚柔过渡设计参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基于桥台与相邻路基的沉降差异客观存在这种现象 ,建立了桥头跳车的力学模型 ,对桥头跳车两种形式的荷载作用力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台背刚柔过渡设计的参数和过渡段的刚度值。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内蒙古西北地区干压实技术的现场施工控制指标,采用干压实技术对2段试验路的路基进行碾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施工机具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通过2种典型机具现场试验,得到施工机具能量损失率为20%;对碾压遍数与松铺厚度、施工机具型号的关系进行修正,推荐最佳碾压遍数;基于现场压实度检测和回弹模量检测数值,提出回弹模量与压实度的关系,进而提出以回弹模量为路基施工控制指标,并给出相似地区不同压实度下的回弹模量推荐值。  相似文献   
38.
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试验段工程为例对岩溶洼地填筑体变形及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强夯对岩溶洼地地基土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填筑体的沉降量及边坡位移量;填筑体沉降量随着填筑体厚度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39.
为解决二次衬砌脱空的问题,实现在浇筑过程中对衬砌脱空的主动监测,结合隧道二次衬砌衬背脱空的成因,研发基于分布式压密传感器的隧道衬砌脱空主动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分布式压密传感带、延长线、直显终端及工业电脑组成,具有原理简单、安装便捷等优点。通过在衬砌层间预埋分布式压密传感器,对浇筑过程进行主动监测,结合带模注浆技术,实现对衬砌脱空的精准注浆与快速处治,有效解决隧道衬砌脱空问题。在验证试验中,系统在浇筑过程中共发现2处拱顶空洞,证明该系统对脱空监测的有效性。同时,该系统在国内部分重点铁路线已经取得应用,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对二次衬砌拱顶脱空的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5.5%。  相似文献   
40.
针对某站场地基采用6000kN·m夯击能强夯加固海漫滩填海区工程,现场测试了地表振动速度,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振动在水平方向的衰减规律、主振频率等,分析了拟建场地边立交桥在不同夯击能下的安全距离.结果表明:地表最大振动速度的衰减规律满足乘幂关系;强夯产生的振动的主振频率均处于10Hz以下;以地表振动速度作为判别标准,测得该场地在6000kN·m夯击能下对立交桥的安全距离为3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