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71篇
公路运输   363篇
综合类   394篇
水路运输   155篇
铁路运输   60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振动压实下不规则颗粒细观响应的离散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颗粒材料在振动压实中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采用不规则颗粒及颗粒接触界面生成的二维算法子程序,在指定的级配类型范围内随机生成不规则颗粒体,分别赋予颗粒体和孔隙相应的材料参数,对振动压实作用下不规则颗粒体的细观响应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振动压实过程中,颗粒之间存在相对竖向位移和相对侧向位移.颗粒的侧向位移与竖向位移沿着轴对称线大体呈对称分布;颗粒空间结构的变化不仅表现为水平位移调整和竖向位移调整,而且还表现为旋转调整;发生较大转角的颗粒在试样中部的最大半径处,颗粒转角变化沿着主应力路径呈"涡"形分布;随着密实度的提高,颗粒长轴逐渐偏向与振动压实荷载垂直的方向.  相似文献   
772.
振动压路机不同参数对土基压实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从理论上对压实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振动压路机对土基的压实机理及不同的压路机碾压参数对土基压实效果的影响.通过显式时间积分的三维有限元方法,根据土基三轴压缩实验得到的数据采用弹塑性土体动力本构模型,对振动压路机碾压模型的合理性、不同振动频率和行驶速度的压实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碾压速度会加强表面下0~1 m深度内的压实效果,较高的碾压速度会加强表面下1~3 m深度内的压实效果;土基的碾压过程中,被压实的层位主要位于表面下的2 m深度范围内;较高的碾压频率能达到更深的有效压实深度,但是会造成土基表面应力的显著提升,因此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较高频率碾压.  相似文献   
773.
为了分析土壤特性与振动压路机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动态相互作用关系,提高压实效果,对振动压实过程中土壤刚度、阻尼、土体随振质量及土的固有频率等参数进行动态识别.用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法在确定了模型与原型之间的几何相似比并满足载荷相似条件后,根据模型试验结果推导出了原型土体参数;用方程对等法把受简谐激振力作用的振动轮等效为集中质量振动系统,以此作为振动压实过程的力学模型,根据振动微分方程的等效条件进行识别;用幅频特性曲线拟合法以振动压路机-土壤系统动力学方程为基础,用计算机进行动态仿真.分析表明:土的刚度和阻尼,不仅与被压实时土的初始状态、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有关,而且随振动压实过程中压实度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774.
复杂环境下中深孔爆破在石质路堑开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在复杂环境下单响药量控制严格及高速公路路堑爆破开挖的特点,研究了中深孔控制爆破与预裂爆破和毫秒延时爆破相结合的综合爆破技术,重点介绍了毫秒延时爆破毫秒延期时间间隔的确定,确保安全振动一次齐发起爆药量的确定方法,以及安全校核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75.
谭炜强  杜璐 《水运工程》2022,(1):220-223
基床抛石、夯实和整平是航道整治工程中的重要施工工序.随着近几年水运经济的快速发展,深水大流速的恶劣施工条件对内河航道整治施工工艺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在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工程中采用了振夯整平一体技术:溜槽抛填解决了传统抛石离散性大、损耗率多的缺点,振夯整平技术提高了基床抛填的平整度,一体船的应用实现了连续抛填夯平作业功能...  相似文献   
776.
夯扩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场试验,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前、后的效果,即在不同深度沿桩体径向不同位置处土的物理参数变化的规律。同时,结合载荷板试验,得出桩间距为1.05 m时,该地区的单桩挤密影响范围为1.25 D及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3倍多的结论。  相似文献   
777.
强夯是最常用和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有效地控制强夯施工质量是保证地基稳定与安全的关键。目前,我国强夯施工质量的信息化控制水平较低,主要依靠监理和施工人员人为控制,难以实现对强夯施工质量的精准控制。从强夯施工信息的采集、存储、展示和导航入手,提出一种具有实时、自动、高精度等特点的强夯施工质量实时导航技术,对强夯施工实现实时监测和可视化导航。工程应用表明,本技术满足强夯地基竣工验收一般检测项目的检查要求,对强夯施工过程实现精细控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78.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成型原理、试件最大干密度、试件强度为切入点,充分证明了室内采用振动压实法对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有明显的作用,最后结合试验路工程,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压实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79.
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是疏浚淤泥最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但由于真空预压阶段排水板淤堵导致土体固结不足,同时电渗阶段土体开裂严重导致界面电阻较大、能耗过高,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即分级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和强夯法,以克服原方法存在的缺陷;同时研究在不同真空分级级数下分级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和强夯法对疏浚淤泥的加固效果。采用自制玻璃模型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疏浚淤泥加固过程中的土体出流量、电流强度、土体表面沉降以及试验后土体含水量、土体十字板剪切强度、土体pH值和阳极腐蚀量等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分级真空预压、电渗、强夯联合作用中,采用分级施加真空压力的方式有效缓解了真空预压阶段排水板淤堵,使得土体出流强于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土体表面沉降发展更显著;在电渗阶段与强夯结合有效提高了土体致密性,弥补了土体裂缝,增强了电路电流,提高了电渗排水效率;采用分级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和强夯法较传统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而言阳极腐蚀量更小,能耗更低;真空分级级数越多,对疏浚淤泥的加固效果越好;在试验中采用分3级施加真空压力的方式处理疏浚淤泥,处理后的土体十字板剪切强度达到105 kPa,含水量降至37.6%,对疏浚淤泥的加固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780.
针对海外一些国家由于环保政策严格以及开采方式落后等情况,导致重力式码头沉箱结构后方回填所使用的海砂和河砂价格较为昂贵的问题,采用现场试验的手段深入研究快速夯实的施工工艺,提出在沉箱后方采用一定含泥量的廉价开山料作为回填料使用的设计和施工方案,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并给出最佳夯击数、夯击安全距离以及相应的隔震处理措施。结果表明,快速夯实工艺可用于重力式码头沉箱后方回填,能够大幅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