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6篇
  免费   552篇
公路运输   2927篇
综合类   1499篇
水路运输   1263篇
铁路运输   1448篇
综合运输   18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556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阐述了电解电容器的老化筛选试验方案和试验过程,并对筛选失效的电容进行了初步的机理分析,找到了容量超差,漏电流超值及其它失效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272.
针对海上挤密砂桩这一新型软基加固工法,依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对其原理和特点进行介绍。总结现场挤密砂桩载荷板试验的相关成果,介绍了海上挤密砂桩应用在不同构筑物时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布置方案。分析目前国内海上挤密砂桩的施工能力,归纳总结了海上挤密砂桩的施工效率和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为此工法的推广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3.
通过局部动床概化水槽试验,采用MicroADV流速仪测量瞬时流速,得到浮运围堰下沉过程中围堰侧面纵向、横向和垂向紊动强度的分布情况。分析浮运围堰入水深度、行进流速、行进水深对紊流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浮运围堰入水深度对紊流宽度影响较大;行进流速、行进水深对紊流宽度影响较小。在试验范围内,围堰单独作用时水流相对紊流影响宽度D/B随围堰相对入水深度H c/H0的增加而增大,基本为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74.
介绍某高桩码头原位荷载试验的试验方案和试验过程,并从安全承载角度评定了码头升级使用的可行性,提出了码头安全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5.
对6根大比例钢筋混凝土空心梁进行静载和疲劳性能试验研究,每根梁取不同荷载幅度,研究不同疲劳次数下梁受压区混凝土和受拉区的钢筋的应变、梁的跨中挠度以及裂缝发展情况,得到不同的疲劳荷载应力幅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空心梁的疲劳寿命;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得到钢筋混凝土空心梁疲劳荷载作用下的S-N曲线,为由钢筋混凝土空心梁构成的桥梁结构寿命预测提供依据。对钢筋混凝土空心梁疲劳破坏后的钢筋进行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解钢筋混凝土空心梁疲劳破坏后钢筋力学性能的退化情况。  相似文献   
276.
研究目的:复杂的岩溶隧道易发生突水突泥安全质量事故,为了对隧道前方地质富水状况进行准确的探测,给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提供超前地质依据。研究结果:通过结合水平超前钻探验证,证明在岩溶隧道依靠高密度直流电法对岩溶富水情况探测较为准确,为防止隧道发生突水突泥,保证安全、快速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77.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桩网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无砟轨道线路状态的调整只能通过扣件系统进行,其对轨下的基础沉降、差异沉降及弯折变形提出严格要求。为了研究在经过桩网结构地基加固后的土质路基上修建的无砟轨道是否满足要求,在室内进行了桩网结构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测试在填筑和循环载荷试验情况下的路基沉降、基床动应力、桩顶与桩间土土压力,以及桩的应力应变分布等数据。研究表明:①桩网结构累积沉降值较小,能满足无砟轨道对工后沉降25.0 mm的要求;②桩网结构中的网具有荷载分担作用,桩起竖向增强作用,桩土应力比约为2.45;③桩的承载力由桩侧摩阻力与桩端支承力共同贡献,当地基中存在软土层时,桩侧有产生负摩阻力的趋势,中性点位于软土层下部交界面处。  相似文献   
278.
圆梁山隧道溶洞地段抗水压衬砌结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圆梁山隧道溶洞地段4.5 MPa抗水压衬砌所承受的水压力及其结构应力进行现场试验,分析隧道衬砌使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水压作用下的受力特征。衬砌壁后水压力大小是引起衬砌结构应力发展变化的显著因素,衬砌壁后水压力的分布及其变化与地表降雨补给量和泄水洞排水状况密切关联。当衬砌壁后水压力上升时,钢筋应力比混凝土应力的增长速率大,衬砌结构内缘应力比其外缘应力的增长速率大,且在衬砌壁后水压力增量较大时,结构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增长速率相对较小。这表明随壁后水压力的增大,抗水压衬砌结构内型钢发挥的承载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79.
介绍了宽频型迷宫式约束阻尼钢轨的降噪原理,通过现场测试阻尼装置安装前后列车通过高架桥曲线段时车厢内、司机室、高架桥噪声数据,经过A计权声压级处理得出不同测点的降噪效果,以确定高架线路段阻尼钢轨的控制频带范围。测试结果表明:对于车厢内和司机室噪声,800 Hz频率处降噪效果最好,500~3150 Hz频带内有效降噪5.0~7.7 dB(A);对于高架桥环境辐射噪声,2000 Hz频率处降噪效果最好,7.5 m处平均降噪8.4 dB(A),30 m处平均降噪5.2 dB(A)。  相似文献   
280.
通过杭甬铁路客运专线柯桥特大桥单桩静载试验,桩身应变、桩身压缩量及桥墩沉降的测试,研究深厚软土地区桥梁桩基的荷载传递特性及沉降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先于桩端阻力发挥作用;尽管桩端置于强风化凝灰质砂岩上,但在试验荷载下2根超长试验桩的端承比均小于1.5%,桩的承载特性表现为摩擦桩的性质;单桩静载试验实测的桩身压缩量占桩顶沉降量的85%以上;桥墩浇筑完成后经过753d的沉降观测,2个试验墩实测沉降量分别为3.00和3.41mm,其中,无砟轨道铺设后300d的实测沉降分别为0.11和0.25mm,表明在深厚软土地区采用超长钻孔灌注桩控制桥梁基础沉降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