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0篇
  免费   186篇
公路运输   905篇
综合类   498篇
水路运输   806篇
铁路运输   388篇
综合运输   1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进气预热对柴油机起动过程动力性能影响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改善某柴油机的起动特性,自行设计了柴油机进气火焰预热系统。利用基于时间的瞬时数据采集系统,测量了瞬时转速和缸内燃烧压力的变化规律,对不进气预热和进气预热条件下柴油机的起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进气预热系统后,进气温度升高了18.5℃,柴油机起动过程中转速升高率增大,起动时间明显缩短;输出扭矩增大且波动明显减小;各个循环的最大燃烧压力升高且波动减小,燃油的着火滞燃期明显缩短,其着火过程中发生后燃、循环失火的概率明显减小,燃烧过程进行得更加充分,极大地改善了柴油机的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262.
根据高压共轨高压泵进油计量阀的结构,建立计量阀的比例电磁铁及液力阀的仿真计算模型,利用仿真分析方法,研究比例电磁铁的工作特性,比例电磁铁结构、材料等因素对比例电磁铁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形状节流孔液力阀的流通特性。结果表明:在理想工作气隙内,电磁吸力与激励电流成正比;在允许的设计范围内,比例电磁铁定铁端部的锥角越尖锐越有利于提升其电磁吸力的水平特性;比例电磁铁理想工作气隙的长度随定铁锥面的长度增大而增大,而电磁吸力随定铁锥面的长度增大而减小;在一定的衔铁长度内,比例电磁铁的电磁吸力随衔铁长度的增大而增大;三角形节流孔的计量阀比圆形和矩形的计量阀流量控制性好。研究的结果可以为高压共轨高压泵进油计量阀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3.
为了研究不同供油压力下单体泵的建压过程及单体泵性能呈现出的变化规律,在电控单体泵试验台上进行了油泵台架试验,获得了高转速工况下不同供油压力的单体泵油压特性曲线。分析了供油压力与单体泵喷油压力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电控单体泵空转时供油压力对单体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转速时,供油压力低,油压建立过程存在无规律波动;高转速时,一定范围内,供油压力越大,油压上升时刻越早;不同转速对应着不同的临界充油压力,当供油压力大于等于临界压力时,单体泵才能够稳定而有规律地建压;相同工况下,一定范围内,供油压力越大,单体泵喷油量越大。  相似文献   
264.
增压汽油机不同排气歧管长度下的压力波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台架试验数据校准了增压直喷汽油机一维性能仿真模型,应用校准后的模型研究了低速(1 500r/min)全负荷工况不同排气歧管长度下排气阀口与涡轮机入口处的压力波动特性,并对压力波动形态与低速增压压力的建立、瞬态响应、缸内充气效率等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排气歧管结构形式下,在低转速宜采用较短歧管,从而有望获得更高的增压压力和扭矩;相继工作的气缸不宜在涡轮机前共用一根排气总管,否则容易引起废气倒流,而且歧管越短倒流越严重;排气歧管中的压力波在传向涡轮机入口过程中被"均值化",不能充分应用排气压力波动效应来提高低速扭矩和改善增压延迟。  相似文献   
265.
采用CFD方法,建立了由阀体和阀体内的流体组成的负压式EGR阀的流固耦合传热仿真模型,进行了流体与固体之间的共轭传热仿真。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在上阀体设计冷却水道,有助于改善阀体的换热状况,能很好地满足安装在上阀体的密封环以及其他附件工作温度要求。  相似文献   
266.
圆形基坑多为应用于特殊场合的深基坑,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监测的实测资料,对地下连续墙侧向位移、墙顶水平位移、墙体垂直沉降、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及墙体内力等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原支护结构偏于保守,支护结构可以得到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67.
结合国外共轨系统中典型限流器的结构,分析限流器的工作原理,建立限流器的仿真模型,利用avl-hydsim软件对限流器进行仿真计算,确定限流器的关键技术参数,试制的样品通过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68.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hydrodynamic responses of a high-speed vessel traveling in regular head waves of even moderate wave height can show significant nonlinear behavior, and so linear statistical techniques become insufficient for predicting the statistics of responses in irregular waves. 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been shown that an approximate third-order Volterra model is applicable to handling the statistics of some nonlinear seakeeping problems, such as motions and vertical hull girder load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focus is on the nonlinear behavior of the pressure responses of the hull surface, especially on the pressures acting on alternately wet and dry areas near the waterline and on the bow zone with high deadrise angles that may be subject to slight impact and water pile-up effects. To clarify the validity of applying Volterra modeling to this problem,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in regular and irregular head waves were carried out, and approximate third-order and fifth-order Volterra models with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or finding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s (FRFs) were applied as a means of validation. In the present article, the first part of the valid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in regular waves.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third-order Volterra model has adequate accuracy to simulate deterministically the variation of pressure responses in regular waves of different wave steepness up to a wave amplitude to wavelength ratio of 0.01 even for the highly nonlinear pressures acting on the above-mentioned areas of the hull surface.  相似文献   
269.
在斜顶桩铜管板桩结构中,准确计算位于板桩后主动土压力区内的支撑桩内力,对准确确定工程造价和确保工程质量是必要的。分析横向土压力对位于板桩后主动土压力区内桩列的内力影响,对桩列的内力计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70.
介绍蛇形造波机液压泵站的结构特点及其控制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