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5篇 |
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8篇 |
综合类 | 77篇 |
水路运输 | 54篇 |
铁路运输 | 44篇 |
综合运输 | 1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章采用城市出租车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结合南宁市出租车的服务现状,从乘客期望和实际感知的服务差距角度探讨影响城市出租车服务质量的因素,并从营销的角度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92.
主路优先无信号交叉口次要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可插间隙理论和概率论方法,推导出理想条件下只有2股车流情况下无信号交叉口次要道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然后对理想模型的不足进行分析,并运用随机过程的马尔可夫理论对无信号交叉口主要道路为双向4车道,次要道路为直行车、左转车、右转车混合交通流,同时考虑不同车型,建立次要道路通行能力的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93.
李俊辉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77-79,97
高速铁路作为铁路的一种新的运输产品,为了能在建成后能发挥预期的作用和经济社会效益,需要采用一些新的管理和营销手段.文中运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分析可能使旅客感到不满意的原因,结合高速铁路产品的基本特征,借鉴了相关学者的研究经验,通过采用各种现代的营销策略,为高速铁路的运营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94.
货车旁承间隙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货车车体相对于摇枕的侧滚运动进行几何简化,导出上旁承下端面位于心盘旋转点之上、之下和上旁承下端面与心盘旋转点位于相同垂向位置时,旁承的垂向位移与车体重心相对于摇枕横向位移的几何关系。在车辆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侧滚回复力矩和等效摩擦半径,并对心盘进行力学简化。运用多体系统分析方法对货车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侧滚回复力矩可以有效抑制车体由于轨道激励而产生的相对摇枕的侧滚运动;过小或过大的旁承间隙会使车辆的动力学性能恶化。当车体重心横向偏移量小于心盘半径时,车体重力将产生阻止车体侧滚的回复力矩;反之,车体重力产生的力矩将加速车体的侧滚。过小的旁承间隙会使车体上旁承和摇枕下旁承频繁接触,对车体产生较大的冲击;而过大的旁承间隙又使旁承在侧滚回复力矩不足时不能有效抑制车体的侧滚。 相似文献
95.
96.
应用概率统计和频域分析理论, 分析了广州地铁4号线列车行驶过程中直线电机与感应板间动态气隙的实测数据; 建立了车辆-轨道垂横向耦合动力学模型, 研究了受气隙影响的垂向电磁力对车体和轨道系统的动力影响, 并与轨道随机不平顺对系统的动力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92.2%的气隙在912mm的标准范围内, 且服从均值为10.5mm、标准差为1mm的正态分布; 感应板上表面与钢轨顶面的高度差是峰值气隙的决定因素, 通过气隙静态测量可确定线路的最不利气隙位置; 气隙的频域成分以小于0.1m-1的空间频率为主, 并存在0.2m-1的频率尖峰, 即气隙存在约为5m的周期成分; 垂向电磁力对车体加速度影响较小; 垂向电磁力可使轨道结构产生上升位移, 在同时存在轨道不平顺的情况下, 钢轨最大位移可达0.8mm, 轨道板最大位移可达1.0mm; 轨道不平顺是轨道结构持续振动的主要诱因, 垂向电磁力只会在开始作用于轨道结构的瞬间产生较大加速度, 垂向电磁力引起的轨道结构最大加速度大于轨道不平顺引起的最大加速度, 轨道不平顺和垂向电磁力的共同作用效果远大于单一因素的影响, 钢轨加速度可达2 200m·s-2, 轨道板加速度可达1 500m·s-2; 垂向电磁力对轮轨垂向力的最大影响在9kN以内; 可采用动态和静态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测量气隙, 先应用列车上的动态检测设备测量出线路感应板超限点的大体位置, 然后进行人工精确测量, 维护后再次使用动态检测法进行气隙合格检验, 实现快速、精确、有效维护线路感应板的目的, 减小气隙对轨道结构垂向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为了得到设置对角匝道时须满足的交通量条件, 分析了合流区主路外车道的车头时距分布, 利用间隙接受理论和分段积分法, 建立了对角匝道驶入主路的适应交通量模型。然后考虑驶入对角匝道的右转交通量及其车头时距分布, 利用间隙接受理论, 建立了驶入对角匝道的左转车流的适应交通量模型, 并得到了驶入对角匝道的左右转车流的约束条件。分析结果表明: 对角匝道设置的交通量条件与主路交通量、匝道交通量、加速车道长度、合流区外侧车道车头时距的区间分布状况、汇合车辆的临界间隙和随车时距以及驶入对角匝道的左右转交通量有关。 相似文献
98.
交通因其消耗大量能源而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规划交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提出能够评估和衡量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指数。利用可达性概念和地理信息系统提出交通方式可达性差距指数。该指数由人口数量、就业岗位数、商店数以及学校数等决定,根据公共交通方式和私人交通方式间可达性指数差异计算。就能源效率而言,公共交通方式比私人交通方式更能实现可持续。可达性差距指数越高意味着可持续能力越强。通过比较香港1991年和1996年的可达性差距指数,来检验交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否有所提升。最后,讨论了如何运用可达性差距指数来检验土地利用以及交通发展政策和方案,以便确定更可持续的政策和方案。 相似文献
99.
���ź�T�ͽ������ת�������������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接受间隙理论和排队论为基础,利用概率论的方法,对无信号T型交叉口左转车的交通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左转车流的服务率模型,及被对向直行车阻断且其后有直行车到达的左转车到达率模型。然后将两者引入排队系统修正判断无信号交叉口是否需要设置左转车道的概率模型,算出了一定左转率对应的临界车流量组合,并绘制了判断是否需要设置左转车道的临界车流量组合曲线。利用此曲线可判定无信号T型交叉口是否需要设置左转车道,对无信号交叉口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收入差距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恩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3):5-8
改革破除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却又出现收入的贫富悬殊,并引发出一系列社会矛盾与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收入差距与拉大有其制度与政策原因,也与转轨期体制的某些真空有关。务实之举是:既要承认不同分配原则间的客观差别,不可在初次分配中劫富济贫;又要充分运用财政与社会再分配手段,加强扶持弱势群体的力度;更要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加大转轨力度,以最大限度地扼制寻租与暴富的空间。只要低收入生活年年有改善与提高,收入的差剐不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